保持我们的独立人格 老温话题 ″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话语里。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不要失去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人格″,这是固有的东西,又怎能失掉呢?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人格并不能混同于尊严和节操,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道德品质,人格的含义远远大于此。 也难怪我们许多人对人格一词有着种种误解,在中国古代的书里是没有这个词的。它产生于几百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简单地概括一下,人格就是″个人存在的状态″,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下,是根据他的存在状态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就是不健全的,可称之为″依附人格″。所谓保持独立的存在状态,不是象孤立于海岛上的鲁宾逊一样,离群索居地去做孤家寡人,而是在群体社会中保持自己经济政治的独立性。 我们的先人中以独立的人格传名于世的比比皆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一种独立人格的闪光。杜甫有一首题为《有木》的诗,是咏凌霄的:″有木名凌霄,攫秀非孤标,偶依一枝树,遂抽百尺条,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一旦树摧毁,独立暂飘摇″——这首诗就是以凌霄为例,告诫人们不要失去独立的人格。 独立人格被明确提出是在五四时期。陈独秀在《警告青年》中希望广大青年们″是自由而非奴隶的″,呼吁他们以″独立自主之人格″为上。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在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共和国,然而,建国之初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除了一时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外,又开始普遍依赖于所供职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农业合作社组织。在原本存在的人对人的依附之外,又加上了人对单位和集体的依赖。改革开放之后,实现了市场经济,才把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单位的依赖关系转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即转为人对资本的依赖关系。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主,平等竞争,既呼唤独立人格的出现,也为培养独立人格创造了经济关系方面的条件。再加之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依附于他人组织的劳动者,开始转变为拥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正如在允许私人企业出现后,有的国营企业职工所说的: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处处不留人,就干个体户。正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这样描述与干部的关系:″有吃有喝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办得不好就告你。″ 改革开放20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人一旦摆脱对他人和单位集体的依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解放运动将更深入,民主进程也将更快。 远在国外,华商的人格的独立性将更加凸现,也具有更大的自由开放度,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做事,才能在俄罗斯十分复杂的商品环境中立足,进而有所作为,才能不被严酷的竞争所淘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58af304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