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文言文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伟大诗人,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类: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2、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这篇“记”实际上就是《桃花源诗》的序,或者说引子。 二、重点词语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寻找) ②寻病终(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村中闻有此人/此中人语云(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渔人所看到的景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代良田美池桑竹) 具答之(代词,代村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竟然) ②遂与外人间隔/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乃:①见渔人,乃大惊(就) ②乃不知有汉(竟然) 其:① 欲穷其林(代词,那) ②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 ④得其船(代词,他的) 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代渔人) 3、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古);味道新鲜可口(今)。 ..②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古);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今)。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古);男子的配偶(今)。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古);没有出路的境地(今)。 ..⑤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古);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今)。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足为奇>(古);不充足,不满(今)。 ..4、词类活用 ①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②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5、出自本课的成语 世外桃源: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其他: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结构故事; (主旨)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2.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个结尾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2b4600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