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采薇图鉴赏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3-01-12 15:2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采薇图 鉴赏教学设计与反思

案例背景:新的课程标准,新的实验教材,给人以振奋:回眸本学期的授课历,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采薇图 鉴赏—课令我感触良多:为了切实体现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在认真研习了教科书、教参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预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利用便利地信息技术;看封神榜电视剧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和作品息息相关地这一段历史创作背景;然后由学生创作;再引入正题,对采薇图深入欣赏和评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李唐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联系、比较等方式,了解作品的意义及审美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回顾上节课欣赏过的绘画蛙声十里处出山泉、蒙娜丽莎、夜巡等作品 提问,小结:观看、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 1、感悟式鉴赏: 印象,联想

2、形式鉴赏: 形象,构图,空间,形体,色彩,明暗

3社会学式鉴赏:作品内容,画家生平,文化背景,作画目的意义,价值观 4、比较式鉴赏: 风格,特点,异同

二、运用我们掌握的方式鉴赏 李唐采薇图 1、查阅资料:“采薇”的意思——采摘,野豌豆果实 2、看视频封神榜片段

3、画一幅倡导爱国主义的题材内容绘画 4、多媒体展示李唐采薇图 分组讨论:

第一组:作品给你产生了什么印象和联想 a 初步印象:画面古朴沧桑 b 画面内容:

画中两个老人在山上席地休息谈天说地品头论足,似乎欢悦,似乎疲惫,似乎悲凉 c 提问:联系你自己的生活,你联想到了什么

野炊,小时候到山上摘野果

d 小结:绘画勾起我们对生活的回忆 第二组:采薇图作品形式构成有什么特点

形象刻画:一个老人:两目凝视,侧耳倾听谈话,神情悲愤不屈,高亢坚毅 另一个老人:蓬头垢面,身体前倾,眼露微笑,神采飞扬 构图:人物一左一右,交叉平衡 用笔:工整细腻

衣着刻画:衣纹刚劲锐利

环境衬托:一棵松树一棵枫树,画得奇崛刚毅 使用技巧目的:表达画面人物的坚贞刚毅的性格 第三组:作者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友情提示:了解画面内容,查阅作者资料,思考绘画时间背景,探究作者意图 1、画面取材:

武王伐纣,夺取政权后,改国号为;纣王手下的臣子伯夷、叔齐不愿做周朝臣子,决心不食周粟于是隐居到首阳山,靠着采掘些野菜度日,最后饿死在山里; 2、画状元李唐介绍

李唐10481135年字欷古;北宋末担任翰林待诏;他对山水、人物、林木、竹石、禽兽等几乎无一不工,其中造诣最深的是山水画,其次是人物画,被称之为画状元;北宋灭亡后,北宋许


多大臣为了保命都投身金国,李唐辗转逃亡两年到了南宋;后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大画家;

采薇图是画家1127年左右的重要绘画作品之一; 3、学生探究:李唐画采薇图的目的是什么

a 友情提示:了解画面内容,查阅作者资料,思考绘画时间和当时发生过的重大事纪,探究讨论作者绘画意图 b 小结:1127,金兵攻陷汴梁;北宋灭亡;北宋许多大臣为了保命都投身金国,李唐义愤填膺,画了采薇图等作品,借古讽今,倡导人民 宁死不屈、誓不投降的精神 辩证地看李唐的采薇图

三、课堂作业:比较采薇图、刘胡兰就义两幅作品的异同

教学反思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并用多种方法鉴赏采薇图课内容的重大作用;

通过本课教学,我体会到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并多种方法鉴赏课的内容的作用;它一改以前欣赏课上教师“一言堂”的尴尬场面,学生用自己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相对比,直观性强,学生感触深,有利于激发兴趣,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明显;另外,教学环境的正确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保障了教与学质;

以多种方法鉴赏的学习方式,尝试性地将造型表现课的绘画内容融入欣赏;美术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欣赏课怎样上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具体到教学中怎么改变教师就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了;我选择这一学习方式,设计了欣赏图片、观看短片、讨论、等活动,改变了以往欣赏课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得欣赏课出现了气氛热烈的场面;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此次课改的目标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实现这一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节课中,使用了自己制作的课件,加强了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学习的普遍兴趣; “一名教师恰如一位导演,教材、教参好似剧本,学生就是演员和观众;”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相互建构,创设出一种理想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40ef39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