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时间:2022-12-27 02:25: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群体规范:群体形成以后,制约其成员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并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

体活动一致性的准则 2 群体规范的作用:积极,1:维系群体、保持群体的一致性 2:统一认识,提供行为准则

消极,有时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

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

3 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的三个方面:

认同感:个体在认知和评价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倾向 归属感: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

有力感:当成员的表现符合群体规范和期望时,群体给予个体肯定和强化,使该成员信心更足,意志更强

4 从众:受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个人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

为方式

5 从众的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 2、希望自己做正确的事情 3、渴望被接受和喜欢4、避

免被拒绝 孤立的恐惧

6 去个性化:群体中丧失了自我的控制,失去了通常的所谓个性感,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

个人身份

7 去个性化的原因:匿名性 责任分散 自我意识降低

8 社会助长:他人在场,导致个体作业水平提高的现象 (特里普利特 美国) 9 社会抑制:他人在场干扰个体活动的完成,抑制个体活动效率的现象 奥尔波 10、社会惰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要多

11、旁观者效应:出现紧急情况时,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在场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小

12、旁观者效应的原因:1、责任分散 2、情境解释的模糊性 3、评价焦虑 13、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1、你是否注意到紧急事件正在发生?

2、你是否将该情境解释为需要帮助的情境? 3、你是否要担当自身的个人责任? 4、你是否拥有提供帮助的技能和训练? 5、你是否决策采取行动?

14、亲社会: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安慰等。

15、助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16、利他:自愿帮助他人且不图回报

17、侵犯:个体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1内在因素视角 1本能论 死亡本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 2习性学 洛伦兹观察动物的行为习惯在部分推论于人,认为侵犯有助于人类生存繁衍,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加以发泄,强调以健康的方式发泄 近年来新观点: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恰当地运用侵犯行为的能力 3、强调人类生物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进化阶段的作用4、生理学 染色体 激素 遗传基础 大脑神经系统:下丘脑、杏仁核

2外在因素视角 1挫折侵犯学说 他们认为:挫折导致侵犯,一对一的因果关 Barker的实验,该理论的修正:米勒“一对多”观点,伯克威茨的“多对一”观点 结论:挫折可引起侵犯,但不是唯一条件,可以加强 2社会学习论 大众传媒与侵犯


3、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18、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1)有条件的惩罚 惩罚要及时、要明确、要尽快的有头有尾、言出必行 言行一致 2)宣泄 方式和频率 3)认知干预 换一个角度

4)习得性抑制 社会规范的习得 分散注意力 痛苦线索 对报复的畏惧 5)置换

6)寻找替罪羊

19、爱情:是指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高纵感觉 20、爱情的特点:相异性 成熟性 高级型 生理性 利他性

21、爱情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温暖体验 激情:性欲成分 承诺:决定和忠守 22、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亲近

23、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邻近性2、相似性 3、互补 4、面貌 5、能力 6、人格品质 24、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5、人际沟通的特点:(1)双方均为主体 2)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 3)沟通双方具备统 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 4)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26、人际沟通中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一)语言符号系统 1、口头语言 2、书面 (二)非语言系统 1、衣着服饰2、目光接触 3、面部表情 4、身体语言 5、身体接触 6、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7、时间 8、人际空间

27、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信息源 信息通道 信息接受者 反馈 障碍 背景 28霍尔对人际距离的划分:亲密距离00.5米)个人距离0.51米) 社交距离13.5米) 公众距离(3.57米)

29、人际关系:在人们的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0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相互性原则 交换性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平等原则 增减原则 自我暴露:良好的人际股息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增加,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滴暴露自己,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1、留面子技术: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先提出一个较大的,别人难以接受,然后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以达到目的。

32、登门槛技术:当你一下提出较大的要求时,人们难以接受,因此换成小点的要求,得寸进尺,从而达到自己的要求。

33、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4、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外显行为

35、态度的形成过程:1、依从: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上与他人一致,以便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2、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 3、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自己的观点

36、偏见: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负性的预先判断

37、偏见的特征:1、以有限的或错误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2、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偏见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3、过度类化 4、先入为主,贸然下断定,缺乏现实依据又固执己见 5、内隐的态度 自然地无意识地流露出偏见态度而见会否认自己的观念

38、偏见的后果:1、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对某一群体的消除态度的持久状态 2、偏见导致歧视: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偏见是产生歧视的主要原因 3、自我实现的语言:受到无情偏见的对象,自尊往往会减弱;刻板印象威胁:人们对某一群体成员消极的刻板印象使该群体成员体验到焦虑和不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0f660ea300a6c30c229f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