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九九”不可以“艳阳”吗? 《两个“九九”不该混》(见《咬文嚼字》2014年第二期)批评说:央视重阳节晚会标题《九九艳阳天》“虽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殊不知用错了词语”。理由是此标题系借用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而这首歌的“九九”是指“数九”中的九九,此时正是“蚕豆开花,麦苗青嫩,已是春光一片了”。因此用“九九艳阳天”指深秋季节重阳节的“九九”不当。 我想说的是,“九九艳阳天”是专属于“春九九”的吗?我看不见得。“艳阳天”本意是什么?是指阳光明丽的天气。这种天气万里无云,阳光充足,温度适中,气候宜人。这种天气春天有,初夏有,秋天亦有。有一本名为《艳阳天》小说,描写的就是一个叫做“东山坞”的农村在初夏麦收时发生的故事。 既然秋天可以出现“艳阳天”,处于秋天的“九九”重阳节当然也可以出现“艳阳天”。于是也就有了“九九”重阳节“艳阳天”的气象基础。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称“重阳节”为“九九艳阳天”呢?重阳节是中国的老年节,艳阳天使人神清气爽,生气盎然,以此来形容中国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生活,以此来表达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不是非常恰当吗? 事实上,“艳阳天”从来就不专指春天“九九”的天气。“百度百科”说:入秋后,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的大晴天,俗称为“艳阳天”。可见“百度百科”是把“秋高气爽,艳阳高照”作为“艳阳天”的正解。那么现在为什么人们见到“九九艳阳天”就认定是指“春九九”呢?这大约是因为歌曲《九九艳阳天》传唱了几十年,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但歌曲传唱是一回事,词语内涵是另一回事。“九九艳阳天”决非特指“春九九”,用它形容“九九”重阳节并无不妥。 由此看来,《两个“九九”不该混》一文对央视重阳晚会标题《九九艳阳天》用错了的指责太过武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97661c40242a8956bece4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