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养生得法,享年百余岁。考察他的医学思想和养生理念,是融摄了古代中医(主要是《黄帝内经》)、道家思想、儒佛理论等于一身,进而创新出独具特色的养生之道,主要集中于《备急千金要方》(简称《要方》)与《千金翼方》(简称《翼方》)中。孙思邈在《翼方 ·养性》中说:“人性非合道者,焉能无闷,闷则何以遣之?还须蓄卷书。《易》、《老》、《庄子》等,闷来阅之,殊胜闷坐。”[1] 说明孙思邈在养性方面是青睐于道家经典文献的。因为道家思想不仅能使人入静和净化人的意念,而且有益于人性的提升和拓展智慧潜能,对后人养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从孙思邈“养性”来谈谈我的养生之道。 1 “性自为善”“啬神”的养性之要 总结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并指出“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1]其养生之道的核心在之术,亦难长生也”于养性。孙思邈的《要方》涉及养生的内容有:养性序第一,道林养性第二,居处法第三,按摩法第四,调气法第五,服食法第六,黄帝杂忌第七,房中补益第八。由此看来,在《要方》8 种养生之道中,养性处于首要位置,属于精神层面的涵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养性就是养德。孙思邈在《要方·养性》中指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1]此处“善”是指心地善良之意,蕴涵着 “德性”和修德行。其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主动去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第二层含义是不染习不好的习惯,是为一种善举。 “欲所习以成性”不仅蕴含着人的秉性在于效法天道,顺其自然,而且要养成良好的习性,不沾染不良的习性。这与道家思想主张的 “常与善人”、自然无为、不可强为,是相一致的。老子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以及“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思想,是蕴涵着人若想长寿, 因此,养生的关键在于养性,是养生之道的核心。同时,保持一种清虚守静的心态,做到精神内守、神形合一,乃是养性的根本要求。这样,将精神性的养性放在首位,借助无为恬淡、清心寡欲,再配以运动身体、饮食起居、营养药物等物质性的养形之法,就形成了孙思邈养生之道从精神而物质的完整系统的理论。这对于当代人消除亚健康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2 “资于食”“俭约”的饮食之理 对于饮食,道家较早提出统治者应当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同时提倡人们注意节俭、少食。老子把能否以人们的“甘其食”作为统治者治理一方的政绩为考察标准之一,并强烈谴责统治者做“厌饮食”的强盗;在此,做到“甘其食”与“俭”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庄子为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之需,以“食五谷”为本,只是对于饮食不要过于挑肥拣瘦。他倡导 “食不知所味”、“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的持粗而不必讲究精食的生活习惯。其中,庄子的 “食不甘 ”与老子的 “甘其食 ”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基本上是以人们的温饱问题为前提,而不特别讲究美味佳肴。类似于道家,《内经》提倡人们的生活首要的是 “食岁谷”“食杂”以及“美其食”(《素问·上古天真论》),不提倡“饱食”“嗜食”“多食”和“食饮不节”。 与道家和《内经》思想相一致的是,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具体表现在生活饮食方面,不仅提出了“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后天生活之需的道理,而且强调 “每学淡食”,做到 “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不吃太肥腻、太咸的食物。同时,孙思邈注重“甘其食”和“美其食”。他在提倡素食之时,并不反对肉食,认为适当的肉食可以“添髓强筋,补中填髓”。不过,为避免过多肉食引发的健康问题,他强调“每食不用重肉”。这里的“重”字,即大量之意。 孙思邈还从辩证饮食的角度提醒人们要“莫强食,莫强饮 ”,具体为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要让自己感到饱时又有微微的饥饿感,饿时又微微觉得腹中有食为佳。此意是为不大饥、大饱也。无疑,孙思邈提倡饮食简单,勿营养过丰、过盛,用现代科学视之,是正确的。我国当代广西巴马、永福两个长寿之乡老人长寿之因,便证明了这点。而且,实践证明了孙思邈的这种饥饱辩证理论是合理的、确切的。 在“甘其食”和“美其食”方面,孙思邈十分注重适当的饮食营养,但又不追求口腹之欲。如强调水果的养生作用,认为常食葡萄、大枣、胡桃、梨等,能够“轻身耐老”,并将之列为果中佳品。他还强调 “美食须热嚼,生食不粗吞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每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c787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