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

时间:2023-05-05 16:35: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孩子各种错误行为,很多父母经常采取惩罚孩子的方式。惩罚虽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但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在受罚后会出现暴力行为,有的孩子会拒绝学习,对父母不友好。即使孩子表现出顺从,也可能是出于怕受罚,而不是真的懂得自己错在哪里。在很多情况下,惩罚并不能保证孩子产生准确行为,也不能保证孩子懂得应该怎样做。

对待孩子错误行为的积极教育方式是引导,引导是协助孩子理解并实践有意义行为的过程。引导的目的在于以积极地亲子互动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律水平,发展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水平。以孩子把饭弄撒了这件事为例,假如父母用责备的语气命令孩子把撒在桌上的饭清理干净,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惩罚,会让他感到羞耻。假如父母说:谁都弄撒过东西,我这儿有块抹布,你能够用它把饭粒清理掉,对吧。这对孩子来说便是一种引导,不但给了孩子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还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他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制止或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一定要让孩子懂得哪种做法是不对的,哪种做法是准确的。

1 了解孩子错误行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孩子出现错误行为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学前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奇心极强,让他们长时间地坐着或等一会儿再玩是很难做到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做事情,要求孩子与人分享和给予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家长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强求孩子表现出超过其发展水平的水平。其次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个孩子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某些孩子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经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最后是家庭气氛与环境的影响。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错误行为,很可能是对在家里形成的压抑或消极情绪的宣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丹·加特来博士分析了儿童错误行为的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尝试水平,这是错误行为的最温和的形式。在这个水平,孩子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在试图学习如何行动,是在试验四周环境对自己行为的反应。父母在家里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一边犯错误,如拿不能玩的东西,一边用眼睛偷看大人。这时父母必须严厉认真地做出反应,告诉孩子不能玩这种危险的东西。父母虽不能过于严厉,但也不能放任,因为父母的任何笑意会让孩子获得错误的信息,认为父母并不反对他玩不能够玩的东西。第二种水平是社会习惯水平。子学习或表现出某种错误行为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们看到同伴这样在做,或在某种场合他们曾观察到类似行为。例如,有的孩子说脏话,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说脏话,因为他爸爸生气的时候常说这些话。这时父母不能所以而惩罚孩子,而要告诉孩子


应该用其他词或其他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第三种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常以激烈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是父母应把注重力放在理解孩子压力感的真正来源以及如何协助孩子对压力做出准确的反应上,而不应把注重力放在孩子说的脏话和做的错事上,去惩罚孩子。

2 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选择准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了解孩子错误行为出现的情景与原因之后,应决定是实行个别引导还是集体教育。假如问题涉及一两个孩子的行为,适合采用个别引导的方法,且应尽可能私下里实行,以避免当众让孩子出丑。但在实践中,很多父母把个别孩子的错误公布于众,让跟孩子一起玩的其他同伴引以为戒,使被批评的孩子会感到羞耻。孩子的这种感受会对其产生长时间的,甚至是终生的消极影响。

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父母面对孩子错误行为的首要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错误的迁就。当孩子经父母多次提醒仍无改进,或孩子经常跟其他同伴之间发生冲突,孩子心情烦躁,父母的语言不能发挥作用时,就能够让个别孩子暂时离开集体活动,或让他单独坐在较安静的地方。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父母再与孩子实行交流,通过谈话使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做。

3 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孩子的评价水平。

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父母要协助孩子寻找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孩子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而不但仅让孩子知道不应该做什么。父母向孩子提出合理的、孩子能理解的行为要求,然后正面强化准确的行为,而不是使用强制、威胁的手段强迫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

父母要给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当两个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大人不要立即介入。因为很多问题能够由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样的机会越多,孩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就越强。孩子之间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实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假如这时大人介入,以成人的思维水平影响孩子的想法,很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误解。

对待经常发生的、很典型的错误行为,父母可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孩子讨论的方式,使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但能够发展孩子的评价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孩子形成对行为规范的准确理解,并有情感驱动而表现出准确的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a673ad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