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的感悟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陶行知先生对于教育的看法和观点,即生活及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陶先生对于儿童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大脑,解放儿童双手,解放儿童嘴巴,解放儿童空间,解放儿童时间。对此又发表了自己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解放儿童身心的感想,以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师德,怎样关爱学生,怎样提升自己的方法。 This paper mainly about the education of the view of Mr. Tao Xingzhi, that is, life and education, society, school, teaching to do one. And Mr. Tao for children's six liberation, namely, the liberation of children's brain, the liberation of children's hands, the liberation of children's mouths, the liberation of children's space, the liberation of children's time. This gave her as a teacher should be how to liberate children'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as a teacher should establish what kind of ethics, how to care for students, how to improve their methods.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教育 生活 教学 【正文】 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钻研的就是教育问题,如果自己能有一点点小小的突破,无疑对自己的工作有着不小的帮助。在这一点上,陶行知先生做的是作为杰出的教育家之一。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解和应用给了教育工作者许多启发。他的许多教育思路让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陶先生在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推进了原来的想法。每个人只要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生活,有了生活的基础才能够去进行教育,所以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家庭和一个一乞讨为生的家庭里,两者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个孩子受教育的差异。有文化的学生大部分素质高、学问高、知识涵养高。而乞讨人家的孩子大多只想着能有个温饱的生活就不错了的态度生活,不会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同时也引出了一个观点,环境在教育中的影响很重要,这一点与陶先生的观点不谋为何。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学校仅仅是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会教育你打架是不对的,要以理服人这样才是品德高尚的人。当你这么认为的时候,有人蓄意殴打你的时候你会和他们讲道理;老师告诉你课间休息的时间是用来上厕所的,上课不能去,所以即使尿裤子你也会一直憋着;老师告诉你做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能碌碌而为,那么你会树立目标。在学生的认知里,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老师的话如同圣旨一样不可侵犯。可是一旦步入社会,你会发现社会为什么变了,老师说的那些去哪了?看双方大打出手,并没有以理服人,输的那方自动道歉示弱,你会质疑老师说的对吗?当领导在讲台上意气风发的演讲时,你突然发现好多人都会不间断的去厕所,而领导却没有什么责备,你会再度质疑老师的话,不是不可以去吗?当你的远大抱负始终没有实现的时候,你会怀疑自己当时坚信老师的话是对是错。 其实,老师教的都对,只是学校教育是一个尚未被外界染指的纯净世界,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一切都像是自己童话世界里一般。一旦步入社会那么源源不断的麻烦会搅的自己天旋地转。社会所教给我们的是学校老师从来不曾触及的。在社会中我们学会了要变通,灵活的处理各种事件,要打好人际关系,要处处小心提防。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做人不能一味的忍让,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更教会了大家理想一定要有,可是不能太高太不符合实际,否则一切成空。社会是一个比学校大很多倍的学校,教的是最符合生活的知识,他是隐性的学校。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破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 三、教学做合一。 在学校中,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书本知识,以及从书本中延伸出来的品德知识。而在社会中,就是要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师所教的知识,触类旁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教师传授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做是知之始的“做”。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四、关于儿童的六大解放。 陶先生也提出了解放儿童大脑,解放儿童双手,解放儿童嘴巴,解放儿童空间,解放儿童时间的六大解放问题。对于这六种解放,我个人深感同意。以前国家实行应试教育,教师的压力很大。为了拿高分,得成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抄课文、背古诗、打手心只要能用来控制学生一切的做法都使了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手中犹如一块不会干裂的橡皮泥,全凭教师的塑造,将学生打造成了学习的机器,夜以继日。这种一切为了成绩出发的行为严重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往严重了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奴役行为。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批判力。学生束手束脚根本达不到教育目的。后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使得儿童的学习生活快乐些,素质教育的彻底实施才将学生从奴役中解救出来。也因此教师培养了大部分的科技创新人员,国家日益强盛起来。 对于现在的教育,教师自身的品德,素养是很重要得。我认为教师需要做的很多。首先,要爱岗敬业,用爱心诠释教育,用关心拉近距离。静下心来与同学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困惑,理解学生的忧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疑难。真真切切的让学生体会到爱,体会到真心,也许老师小小的关心就会赢得学生终身的感激。其次,要钻研业务,丰富头脑。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不断充电,不断创新,不论是在教学过程的进行中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改善上。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陶先生的这些观点,无疑是给了我这样多的启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思考我每天在干什么?我是不是也在重复着前人错误的做法?我的一些做法是不是也奴役了儿童的思想?这让我惶恐至极。不管怎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先教后育。对此今年我市实行的新课程改革让我看到了希望,在学讲方式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老师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孩子,将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了孩子,让孩子在自学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总之不管怎样孩子得到锻炼,就是最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_8Srlh4eTwXJxPmDWepZqeN4KPHv3a5Pmu3oqhUHsXAV8e-XtVnr1dIKbS3txTnVleJ6gCwhc-35NDid7rlf_V-qClTEcZU9uXzIysSGvAy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4544313.html?fr=iks&word=%D7%F7%CE%AA%C0%CF%CA%A6%C8%E7%BA%CE%D7%F6&ie=gbk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ba01568bd63186bdebbc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