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呐喊自序感想颇多给1922年的鲁迅先生写一封信800 《阿Q正传》是《呐喊》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它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即表现出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胧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生活中去。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 -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而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侩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当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馆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力,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人入胜,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中国人民看到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 1 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势力,上阶级对下阶级的摧 残.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db47f1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