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生过春节手抄报 今天是正月初一,又到了新年.转眼,一年这样忽悠地过去了,又到了一年春柳绿,到处春暖花开,张灯结彩,每个角落里都充满年味. 记得,小时侯过年多是和小伙伴在一起,可有趣了.许多小孩聚在空场上放鞭炮.那时我们我们小孩没钱,只是从大人那央求一点——咳,少的可怜——但我们还是很高兴.我们用这些钱买几个鞭炮,把它视若珍宝,都不舍得放.“你先放”“不行,你的多,你先放.不信,我搜身,搜出来是我的.”“那不行.要不咱俩猜拳,谁输了谁先放.”俩人猜完后,输的那个不情愿的掏出一个放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可真有趣,也挺向往的——无忧无虑,多好啊! 等到长大了,十四五岁时,过年的趣事就数走亲访友了.许多人在一起,可热闹了.今天,我们去外婆家.中午,舅舅让我陪客,这可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从来没有陪客,更不懂什么规矩,只听说多说好话.本着这唯一的筹码,我答应了. 开始吃饭了,我有些紧张,想退缩,但最后鼓足勇气,开始倒“酒”举起杯,道:“新年新气象,愿大家在新年里事事顺心走鸿运!”说着,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举起杯.我的杯子跑到了上面.这时爸爸开口了:“小辈给长辈敬酒,杯子应该放在下面.”嘿嘿,瞧这到处都能长知识.后面我又闹出不少笑话,整个房间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伴随着一阵阵欢笑,我在心里默默祝福全家吉祥如意.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又这样来了.然而我知道,无论世事如何,我的身边不乏亲情,不缺友谊.我将伴着一切步子走的更高更远.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春节贴对联寓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 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过年放鞭炮寓意 1.过春节时放鞭炮,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古时还有驱赶“年”兽的.传说,寓意“平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df6222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