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2之黑暗森林》读后 经过一个星期天的奋战,终于看完了刘慈欣的《三体2之黑暗森林》。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地球受到了外星文明入侵的威胁,但地球人最终凭借自己的智慧,成功地阻止了入侵。 但这又是一个复杂的故事。它的复杂,不在于它有多长的篇幅,有多少人物出场,涉及到多少领域,而是在于,它活生生地把这个场景展现在了读者面前,那么真实,叫人不寒而粟! 这个故事有三个基础:1-三体问题无解,这决定了三体文明向外扩张的强烈欲望;2-宇宙中存在着太多的智慧生物,这决定了生存法则在整个宇宙的范围内同样适用;3-黑暗森林。这决定了文明之间不可能出现互相帮助,有的只是发现即被毁灭的悲惨命运。 通过这本书见识了刘慈欣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渊博的科学知识,也借此深入地了解了新中国培养的典型科技人才的思维方式。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我读到了两个字“面对”。在技术层面上,刘慈欣没有忽视任何技术细节,对每一个技术或科学原理,刘慈欣都认真地给出了回答,这是一种可敬的严谨,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的科学态度。从书中也读到了另外两个字:“忧患”。是的,忧患意识随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而产生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中,从这本书中看得出来,从以前的作品中也看得出来,比如《流浪地球》,《全频道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等。在以前看过的其他科幻作品中,对外星文明的设想有很多种,有的认为外星文明既然能来到地球,那么其科技水平比我们高,其道德水平也肯定比我们高,比如《E。T》;有的认为外星文明跟人类内部一样,有好有坏,在几个外星文明中,有好的也有坏的,在一个外星文明内部,也是有好人坏人之分。有的干脆认为外星文明把人类看作细菌或虫子,对我们既无爱亦无恨,有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观察。但刘慈欣却通过冷酷的推理,把所有的外星文明都当作天生有毁灭能力的欲望的残酷存在。在人类内部,也大多展示一些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东西,比如暗杀,比如人质,比如反叛,尽管这其中包含着理性。 我情不自禁地把《地球往事》这个场面恢宏的小说与同样壮观的《基地》系列作比较。 比较一:背景。《基地》认为人类是宇宙中的唯一智慧,即使在全宇宙,人类的敌人也只有人类自己;《地球往事》则认为人类的敌人是所有宇宙中的其他智慧(而且这个智慧是无限多的); 比较二:发展。《基地》中人类的发展其实是欧洲大移民的缩影,但不得不说这种发展是让人神往的。弱小的人类,通过持续不断的移民,最终占领了全宇宙,这当中没有你死我活的族类斗争,只有如西部大开发那样的与天地斗的其乐无穷。而《地球往事》中,人类的发展则伴随着灾难,有天灾,有人祸,但每一个都是决定性的,都足以影响发展的进程和结果。 比较三:科技。《基地》真正的科技只有一个:心理史学。但阿西莫夫只用这个就使所有人认真看完了他那个长长的故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写的《基地》,到现在仍然没有过时,就是因为它用到的心理史学还没有真正出现。而《地球往事》中运用的都是现在的技术。可以预见,用不了多少年,《地球往事》就会象凡尔纳的《海底三万里》之类一样,成为“过时”的小说。 比较四:硬伤。在《基地》中,看不到硬伤;在《地球往事》中,我认为最少有两个硬伤;第一:既然三体人知道在宇宙中一旦暴露自己的位置就等于灭亡,那么,他们得到了地球的准确位置,也就应该知道,其他可能的文明也会得到地球的准确位置,比三体人那种绝对理性的思考中不难得出:暴露出自己位置的地球文明,已经是个危险的地方,他们干嘛还大费周折去试图占有它?第二:既然三体人害怕地球人将三体星系的位置广播到整个宇宙中,而三体人派出的智子又有包围整个地球的能力(从智子欺骗何淼看到宇宙振荡得出),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让智子包围地球往地球人的信号无法发出? 还有第三个“软伤”:既然阻止地球人暴露三体星系的信号如此重要,既然地球舰队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那个探测器不在第一时间锁死太阳,而是非要消灭地球舰队之后才进行? 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否认刘慈欣的这个小说非常好看,在我看来,是中国科幻难得一见的好小说。中国科幻,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人有决心去写一个长篇。一些短篇中篇,虽然不乏新意,但由于篇幅太短,难免会给人“玩票”的感觉。希望刘慈欣能够再接再励,开创中国科幻的新纪元,甚至,象美国那样,把科幻搬上电影,游戏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6024dc28ea81c758f578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