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论 何谓观察,就是一种感性认知活动,通过主体的感觉器官来进行的。作为人脑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观察活动既依赖于外部对象的刺激又依赖于主体的感觉系统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及加工整合。从生理基础来说,客体发出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刺激主体的神经感受器,感受器接受信息并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把整合过的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特定部位进行综合处理形成感知觉,即观察结果[1]。可以说,不同主体的参与往往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同。我们常常以此举例:一块石头,普通人往往看一眼就忘记了;而矿物学家则会“看”到这块石头是石英还是云母,会产自哪里有什么特性及作用。许多人越来越质疑观察的客观性。 诚然,一个人的经验、理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观察结果迥然不同。由此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了著名命题: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的提出直接动摇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根基。观察渗透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思想:(1)观察的选择依赖于理论: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来选择观察的对象和范围;(2)理论决定了观察的内容;(3)观察的陈述已经隐含着理论预设[2]。根据观察渗透理论学说,科学的观察将不再具有客观性。近代量子力学建立以后,该理论越来越占据重要一隅。物理学家玻恩认为,“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分界线已经模糊不清”;冯.诺依曼则提出了一种“测量理论”,证明在微观粒子的测量过程中必须有主观的介入,如果没有“抽象的自我”参与整个量子测量过程作“最后的一瞥”,量子状态的测量过程就不能最终的完成;美国康乃尔大学物理教授N.牟民根据冯.诺依[3]曼的测量理论提出了一个震惊四座的论断:“月亮在无人看它时肯定不存在”。由此,相对主义被越来越多的加以热论。 毫无疑问,观察和理论无法绝对分开。但是过于强调理论对于观察的决定作用显然也是太过于极端化。现实客观世界中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不因观察主体的改变就会改变状态。大部分的观察结果在去掉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时,存在相当的一致性,就拿一棵树来说,尽管普通人和植物学家眼里它的属性有所不同,但树的基本特征还是被认同。不同的地方则需要科学的验证,直到被大多数所接受。这就表明了知识并不是只有被继承的特点,还可以不断被发展。现存的理论指导我们的观察活动所带来的主观性,是主体活动的属性,并不影响客观对象,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印证推理对客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至于量子力学中主体和客体界限的模糊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为没有区分测量仪器和观察者,量子力学中仪器的不可控制的观察效应—“干扰“是不可剔除的[3],客观性原则依然适用。 客观内容并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理论参与观察活动不能完全排除,但观察本身的客观性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在于正确区分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之间的关系,提高观察的客观性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伟平.论影响观察客观性的主体因素[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39-44 [2] 卫郭敏.观察渗透理论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吗[M].岭南学刊,2015:112-116 [3] 王为高.论观察者和客观性[J].社会科学战线(哲学理论),1991:18-2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f91b79f524ccbff02184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