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 100 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1872 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测深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 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的一个特点是: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慢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慢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极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急。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这也是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的一个特点。从中轴线往外, 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 2500 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 500 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还有一个特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中央裂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 25-30 千米宽,且有 1000-2000 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 1000 米宽,深度也不到 100 米。产生这些差别主要是因为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 5 厘米/年)大洋中脊 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 5 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文有删改) 1. 下面对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中央裂谷。 B. 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1872 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 C. 1925-1927 年,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 D. 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确认了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 2. 下面对文章第⑦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 B.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C.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D. 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只不过”是“仅仅”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对海底山脉的认识时间并不长,并不是很了解。 B. 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C. 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慢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D. 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 阅读答案: 1、C 2、D 3、B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339a5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