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散文:此生只向花低头

时间:2022-08-02 13:31: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生只向花低头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此生只向花低头,欢迎阅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无意间翻开书页,这句似曾相识的诗句便映入眼帘,口中轻吟,不知是出了神,还是入了境。眼前:一位长须飘飘的智者头戴斗笠,身着一袭泛白的粗布麻衣,却仍遮不住他的仙风道骨,出尘之姿,手臂上随意的悬着竹篮,腰间系着酒葫芦,背倚竹篱,面朝一片黄色菊海中,一只手向前伸,指尖触到花枝,微微弯下腰低下头,凑近一朵菊花,脸上荡漾着似有似无的笑容,微风拂过,花枝摇曳,衣袂飘飘,如诗如画……

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万花凋零之际在田间山头悄然绽放,与秋风同舞,与白霜相伴,它不似芍药,少了些娇艳,多了份淡泊;不似幽兰,少了些空灵,多了份温暖;不似红梅,少了些傲气,多了份娴静。若问痴爱菊花者是谁,非陶渊明莫属。陶渊明观菊,发出了“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赞赏;陶渊明赏菊,叹出了“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这样“洗尽古今尘俗气”的千古佳句……四季万千繁花,或许只有菊花担得起这位淡泊一切的孤傲诗人的折腰低头;古今无数高人,或许也只有陶渊明配得上这迎霜绽放,远离尘嚣的菊花。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说出这石破天惊的话语后,愤然辞官,结束了他这一生的官场生涯。那样坚毅,那样豪迈,那样坦率,不带一丝犹豫,纵是家中贫寒,身为彭泽县令的他仍然不愿为了区区五斗米,去向小人献殷勤;为了功名利禄,去趋炎附势,同流合污。这是一种来自于骨子里的傲气,发自于内心的不屑,属于他的白缎上容不得一丝污迹,纵是金山银山,也不值得他眨一下眼,更何况折腰。或许那一刻他豁达开朗,这样的人世终究不属于他,年少时“兼济天下大济苍生”志向太难实现,他累了,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既不能兼济天下,那便独善其身,辞官而去,归隐田园,寻找那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寻找那一朵值得自己低头折腰的花儿。

陶渊明的前半生漂泊浮沉,后半生清贫安逸,直到一场灾难让他一贫如洗,靠着好友接济度日,最后贫病交加,黯然离世,从此世上少了位爱菊如命的痴人,少了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人,不知那片他亲手种的菊花是否以露为泪在孤寂的秋夜里为那个人潸然泪下呢?但在后人的心中,却深深的刻下了这位伟人的名字,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淡泊宁静,置身于花海的身影。 高洁若他,此生只向花低头;淡泊如他,今世只为花折腰!

然而,士人只应古时有,当下能得几回闻,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世界里,物质,金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好似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为了五斗米折了腰,低了头”。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的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沉思,真正值得我们低头的是什么。

我回过神来,轻轻的合上书,向着阳台上种着的菊花走去,忽然想起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首诗——

人世一间过云楼,漫天风雨不言愁。名利来了总还去,此生只向花低头。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543cf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