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淡泊和默默无闻的缝合中” 作者: 来源:《诗歌月刊》2018年第10期 梁小斌:《梁小斌的诗》,《诗歌月刊》2018年第7期 2018年第7期的《诗歌月刊》推出关于“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的专题,刊出其诗作16首和詩人黄玲君对梁小斌的访谈。在刊首的“主编寄语”中,主编李云以“新的姿态扛鼎而起”来高度评价梁小斌“冬眠”之后“再出发”的重要意义。“朦胧诗”落潮后,大多数当年的“朦胧诗人”都由“朦胧诗”这一共同体回复为个体,命运与道路各个不同,诗歌成就与各自的诗学取向也有很多差异,梁小斌的沉潜与切实,尤令人尊重。 “朦胧诗”之后的梁小斌,很早就对“朦胧诗”率先作反思,认为“必须要怀疑美化自我的‘朦胧诗’的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这样的观点在1980年代中期提出,非常独特,且令人震撼。现在看来,他的反思确实是直击要害,对准了“朦胧诗”的核心问题。在我个人的观察中,无论是作为群体,还是个体,“朦胧诗人”们的作品中,既有真实与独特的个体自我,也有那些以国家与文化等宏大话语“浮夸”和“美化”了的空洞、虚假的所谓“自我”。梁小斌反对美化自我,追求个体真实,在他后来的写作与思考中,继续了“朦胧诗”最有价值的方面,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地主研究》和《地洞笔记》等思想随笔中,他后来的许多诗作,同样也有突出的体现。 这组“梁小斌的诗”,最引我注意的,就是其中突出的个体。这是一个真实、平常、行动着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在日常中,在细碎、庸常的日常生活中显示着他的意义,显示着光辉,如同我们的邻人,如同我们自己,有着非常清晰的自我形象,温暖、切实,而又迷人。而且,我以为更加重要,也让我更加会心、感奋与欣喜的是,他又是一个行动者。梁小斌在与黄玲君的访谈中说自己的诗“的确在召唤着人应该行动,在召唤着人们如何去行动”。这是我们的诗歌中很少见的主题。在《一种力量》中,他写“打家具的人/隔着窗户扔给我一句话/请把斧头拿过来吧刀刚才我还躺在沙发上纹丝不动/我的身躯只是诗歌一行/木匠师傅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意向/令我改变姿态的那么/一种力量/我应该握住铁/斧柄朝上/像递礼品一样/把斧头递给他……”,像是一个隐喻性的场景,诗人因行动者的召唤和所给予的力量而“改变姿态”,起身行动,“握住铁”,而体会和领悟到行动中的诗性。《修理风筝的人》《园丁叙事诗》《两种温暖》《优雅》和《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品中,都有一个从事着日常劳作的个体形象。在《园丁叙事诗》中,那是一个“正在捆绑扫帚的人/形象很忠诚”;在《两种温暖》中,则是一个“挥动斧头”,将柴禾送给别人取暖,而自己却从劳作本身获得温暖的“劈树根的人”。读这几首诗,我一次次地为这些形象所感动。他们不仅在劳作,是质朴和勤勉的劳动者,还以劳作给世界以爱,特别是试图将破碎的事物和破碎的世界尽力“缝合”。像那个捆绑扫帚的园丁一样,“修理风筝的人”是“要让折断的骨架重新愈合”(《修理风筝的人》);托尔斯泰——那个写过《鞋匠马丁》、确曾会做鞋的列夫·托尔斯泰,则在晚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鞋匠,倾心于“淡泊和默默无闻的缝合”(《列夫·托尔斯泰》)……他们的缝合“质朴”而“优雅”,有着一种“自如”“流畅”的“娴熟”和令人敬重、美好的“安详”(《优雅》)——我忽然想起萨义德曾经说过,一些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cfdd69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