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节 的 回 忆 过年在不同人的记忆里,有着不同的烙印。多少年了,过年的点点滴滴已经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五六十年代,很多人把“春节”叫做“年关”,有钱人过年,没钱人过关。所以有句话叫“孩子们盼年,大人们怕年”。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平时里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过年了,多困难的家庭都要想办法给每个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旧衣服翻改的也好。春节那天家人们忙着贴春联,包饺子,准备着一年到头才吃着的美味佳肴,包肉饺子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丰收喜悦,谈论着一年来的喜庆,有的大人还在里面包着一角或二角硬币硬币,看谁吃着就预祝着他今年有福运、有财气。稍有文化的人忙着写春联,贴春联,相互言谈间轻松愉快,忘却了一年的忙碌与劳累,喧笑着春联的豪言壮语,祝福着世间人情冷暖和相互拜年的客套语。而小孩们初一大早就醒来,高高兴兴地穿好新衣服,因为这一天小孩子可以得到大人给的压岁钱。压岁钱是用红纸折叠的包里面放着一角或二角钱,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领到一元或二元,大人们反复嘱托要把它装好,孩子们如获至宝地把它珍藏在新衣服最隐秘的口袋里。然后随着大人们走亲访友,观看当地的春节庙会、自发的舞龙队的表演等等,别提有多热闹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力日益强盛。过年的时候,家里买的糖果也多了,种类也变化了,走亲访友备上些烟酒、茶叶和水果,最重要的备的烟花爆竹更多了。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之菜,年礼的文化内容也日益丰富,收音机、电视机、收录机慢慢走近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老三件就是从那时传来的。传统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日渐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现今社会,超市、商场大包小包的“吃物”堆积如山,“金童玉女、财神爷”大大的“福”已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物品,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d67dee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