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再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出的含义我还理解不了。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就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老人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第 1 页 共 3 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依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代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是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拖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肚子里却是空空。这样想着就有些担心了怎么能走更长的路呢?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442bf8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