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4 岳麓版(山东专用版)

时间:2023-04-05 10:2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堂新坐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能训练山东专用版(岳麓版):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4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

1.(·合肥质检)下图是1911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革命写真画》中的两张照片,图片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7《申报》创办于1872430日,下面是某时期《申报》中的一个版面照片。这一版面内容主要反映



A.清政府已经进行了服制 B.清内已经普遍剪辫 C.民国政府传统社会风俗 D.传统风俗依然根深蒂固

2.(·衡水月考)1914年的一份中国报纸在一则告示中说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觉着不肯趋时, 他哪里晓得孔子是时中的圣人。他若生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剪了辫子,同大家一样。” 这则告示的直接目的( )

A.劝导大家剪掉辫子 B.倡导移风易俗 C.批判儒家传统道德 D.鼓吹反满革命

3.(·德州质检)18732月,《申报》登载杨勋的《别琴竹枝词》:“清晨相见谷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若不从中肆鬼肆(),如何密四叫先生。”这种近代上海中英夹杂的“洋泾浜”英语主要反映出( )

A.上海英语教育落后 B.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C.中国人崇洋媚外 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4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5.(·北京朝阳统考)形象资料也是一种语言,述说着时代变迁。下列资料中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状况的( )



10.(·南昌调研)自德国在中国山东建成胶济铁路以来,19021913年从淄川、坊子煤矿掠运煤炭340万吨;与此同时,位于胶济铁路上的昌乐,“地瘠民贫,商业萧条,自胶济铁路通车以后渐有起色”。这一材料说明胶济铁路的修建( )



A.报纸的新闻性娱乐性进一步增强 B.报纸媒体主要迎合市民阶层需要 C.报纸能彰显民众的物质精神生活 D.商业功能是当时报刊的主要追求

8.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9.(·成都月考)191248日,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正式成立。下图为女子参政同盟会徽章。这最不能说明( ) ( )

- 1 - / 3




①使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不再发挥作用 ②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交通观念 ③便利了德国对华经济侵略 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 )

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

B.一些官员希望借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 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 D.通过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

12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20分,第1420分,共40)

13.(·清远调研)妇女服饰、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时期,服饰样式多变,色彩绚丽,穿着比较开放,这才有了“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佳句。

材料二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三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3)结合史实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5)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4)并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变化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8)

14.(·北京东城区调研)媒体古已有之,但进入近代以后才全面兴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人孙樵撰有《读开元杂报》一文,有如下记述:“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



(4)材料四描述的新媒体的作用,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4)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从材料中段祺瑞没有剪辫子的事实可以看出B项不准确。从材料中“191110月”的信息可以判断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A

2【解析】 材料显然是打着孔子的招牌,宣扬剪辫易俗的思想。AB相比,A项更符合题意。 【答案】 A

3【解析】 材料中“洋泾浜”英语(中国式英语)出现,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中西交融的结果。故选D项。

【答案】 D

4【解析】 从材料中“四寸斗高跟”、“三寸金莲”、“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可以看出既受西方影响,也有中国旧的陋习。从人群的分布看也是各个阶层都有,所以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材料看中国的传统陋习并未被完全改变,排除A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33年,与新文化运动关系不大,排除B民族工业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也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D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前期报纸的什么功能?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实?(6)

材料四 下半年,“微博卖土豆”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先后有陕西、内蒙古等地的农民通过微博发出求助信息,成功卖出了滞销的土豆。

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未知何等书,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与《开元录》记载一致)。”(注:“开元杂报”这一称谓是后人所加,并非当时报纸的名字)宋代也出现了报纸,称“朝报”。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记载,“朝报……每日由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

(1)从材料一看,我国古代的报纸具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当时的报纸功能仅限于此?(5)

材料二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2)材料二中,《国民日日报》的办报主旨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时代风潮?(5) 材料二 民国前期报纸上的广告

- 2 -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5bcd68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