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背景下小学古诗怎么教 王菘舟 2020.3.28 前言: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一、诗性为重,会心诵读感其情。 诗有别才,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宋·严羽《沧浪诗话》 以诗解诗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李白《琵琶行》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二、意象为重,澄心还原见其象。 论意向,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诸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诗人的内在之意。 ——余光中《论意向》 三、文化为重,潜心涵泳悟其蕴。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余秋雨《何谓文化》 《渔歌子》张志和 诗眼:不须归。课堂实录 《墨梅》王冕 “清气” 课堂实录 通过诗歌积累,塑造梅花的人格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60eaa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