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人本主义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弗兰克 一、人本主义学说特点和背景 强调人的特性 探讨健康人格 从精神层面解释人格 借鉴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视角 人本主义标志性特征 强调人的责任:人构建着自己的生活,行为是自己选择的 强调此时此地:过去的影响不会永存,按自己的真实感受去生活 关注人的存在(个体现象学):患者中心( 倾听内心),同感(爱的领悟) 强调人的成长:完善的人:自我超越,自己获得“成长过程” 二、马斯洛主要观点 (一)健康与病态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 丰满人性,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不断创造) 看到真实的问题,倾听内心(道家式倾听) 神经症: 人格萎缩,丧失意义 逃避成长, 内部信号微弱和消失 (二)成长与防御 内部的两套力量: 1 出于畏惧而坚持安全和防御 2 建立自我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健康的成长过程——一系列情境的自由选择:安全和成长、从属和独立、倒退和前进、不成熟和成熟 需要层次 递进发展 自我实现——“一个人必须是他所能是” 1 两种需要类型及其动机作用 匮乏性(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匮乏性需要:缺失影响身心健康,满足后动机作用消减 成长性需要:永不满足,成长的内在动力 高峰体验 瞬息间美好积极体验。 超越功利的纯粹的体验。 短暂的自我实现,攀登人生境界的内心体验。 三、罗杰斯主要观点 (一)成为机能完善的人 实现的倾向——“实现、维持、发展正在经验着的有机体的倾向。”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和能量源。 机体估价过程——实现倾向成为个体对自己经验评价的参照框架。 自我完善的人=真正的人 真诚:心灵接触(从面具后面走出来), 成为自己:感觉,抉择 对经验开放,体会生活现实 (二)问题特征 焦虑:接触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 防卫机制:扭曲、阻止信息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混淆(Q分类法评价) (三)无条件关注与人的成长 条件性关注帮助儿童社会化,但不能失去机体评价过程。 无条件积极关注:作为人被接受和爱 为了满足关注需要,关注的条件逐渐取代机体评价过程。 当价值条件比机体评价过程对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时,个体的人格会受到损害。 非指导式治疗法——建立支持气氛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来访者责任,共情反应 人本疗法 ——强调人的成长潜能,参与互动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7f1a0551e79b89680226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