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内容资料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二、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三个体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职业人员 一般而言职业人员吸毒所占比例不高因他们的实际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业如汽车司机、采购员等经常在外接触的人多较易获得毒品并由于离开家庭、单位缺乏约束一有机会就会染毒。易染环境如下 一交上坏朋友 二家庭富有 三处于吸毒流行地区 三、吸毒的危害 吸毒影响社会经济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数字世界上吸毒人员超过5000万人。每年有几十万瘾君子因吸毒丧命。全球毒品交易额约达8000—10000亿美元吸毒问题严重的国家不得不拨出巨款用于防治吸毒及相关问题的开支同时由于长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劳动能力降低或者导致劳动力完全丧失从而影响社会财富的创造也问接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引起社会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瘾后摆脱不了毒瘾的煎熬为了满足毒瘾铤而走险进行偷扒抢窃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的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是贩毒分子疯狂的报复恐吓暗杀等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吸毒损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爱滋病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便会发展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据调查我国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滥用毒品静脉注射来传播流行。云南艾滋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重灾区吸毒群体艾滋病感染率竟高达68……。”例如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四、吸毒成瘾的特征 根据《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吸毒行为一般分为吸毒行为和成瘾行为两种。行为人的行为只要具备下述三个特征就可认定为吸毒。吸毒成瘾一般有三个主要特征1药物耐受性。即指不断地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后其效果的退化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的或相似的效果2身体上的依赖性。即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服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需要继续服用这种药物来维持身体上的要求。3。心理上的依赖性。即指某人精神上需要某种毒品一般就是习惯。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凡是吸毒成瘾者其症状普遍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腊黄精神秃废萎靡不振一旦毒瘾发作有的涕涎交流顿足捶胸有的站立不起咳血不止有的乱碰乱撞啃墙吃土有的满地打滚哭天喊地。种种丑态不一而足。吸毒者虽然吸毒但未形成瘾癖也不能认定为吸毒行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点对行为人才能按照关于吸毒成瘾的规定予以处置。 五、美沙酮替代递减法戒毒简介 美沙酮是合成麻醉性镇痛药具有吗啡样药理作用。能控制阿片类的戒断症状。口服后吸收完全吸收后85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分布在肺、肾和脾脏。其生物利用度为90。胃肠道给药于3小时达血浓高峰血峰浓度能维持2—6小时其半衰期为15小时。口服后能有效地抑制症状24—32小时。美沙酮的治疗血浓度为O。48—086毫克每升中毒血浓度2毫克每升至死血浓度4毫克每升。美沙酮主要由肝脏代谢从尿和大便中排泄。美沙酮替代递减法适用于各中阿片类药物的戒毒治疗尤其适用于海洛因依赖者也可用于吗啡、杜冷丁、二氢埃托啡等的依赖者其用药原则是单一用药逐日减量先快后慢只减不加停药应坚决。 六、复吸的原因分析 一急性脱瘾治疗不彻底 有些患者经过几天的急性脱瘾治疗就出院了而且末完全脱瘾有的是在家庭治疗方法不正规缺乏严格控制致使疗效不住。这样自然容易复吸。 二精神依赖 患者整天沉溺于对毒品的思念当中开始还能克制若处于有利环境再加上坚强的毅力继续克制下去经过较长时间心瘾逐渐淡化并最后消失这才算彻底戒毒了。若处于不利环境中或者毅力不坚强克制不住毒品的诱惑会再次成为瘾君子。 三旧朋友的压力及旧环境的影响 患者在急性脱瘾后又回到原来那些吸毒的旧朋友或贩毒者当中受到他们的诱惑或压力看到曾经使用过的吸毒工具吸毒的地方都会成为暗示物使其触景生情刺激患者想到毒品由毒品想到其给自己带来的快感这样一来又迫使他们再次吸毒。 四精神刺激 患者脱瘾治疗后仍然和普通人一样会受到各种挫折与打击以及其它精神刺激家庭问题、工作问题、经济问题等。他们因稳定性差遇到这些事更容易引起情绪不稳、心烦、悲观、灰心丧气、缺乏自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复吸毒也是很有可能的。 五错误的认识 有的成瘸者脱瘾后这样想“戒毒这段时间太苦了再吸一次后与毒品再决心与毒品告别就这么一次而且刚脱瘾结束不会成瘾的我会完全控制住自己不吸的”。结果是吸了一次下一次决心再吸一次再下一次决心周而复始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没有止境的吸下去。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病 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 身衰竭而死。 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 已证实 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1. 性传播:通过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2.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 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 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3.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 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 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主 要预防措施为: 1. 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2. 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 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 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 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 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 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 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 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 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 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 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 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自1985 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 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 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 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 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 滋病病毒的机会。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 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 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 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 新生儿。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b3287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