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管理与安全 采场是采矿作业的舞台,采场管理得好坏关系到矿山的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管理好采场不但能提高矿石的回采率、降低损失率,减少贫化。采场管理工作贯穿于采场的设计、布置、采矿及停采整个生产过程。 采场的设计布置: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依据已有的巷道工程揭露矿岩稳定性,合理布置采场。矿体较宽的一般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采场,以矿体厚度作为采场长度,按采场的允许暴露面积确定采场宽度,采场高度以中段高度为准,除去底柱与预留顶柱就是采场的可采高度。如矿体较窄,一般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宽度为矿体厚度,长度视采场允许暴露面积而定。 采场暴露面积的确定:要根据矿岩地质条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而定。铜镍矿矿岩结构好时可以确定为300m2,结构差时,最大不能超过100m2。采场设计布置时要错开节理发育区,即破碎带,尽量把破碎带留在两采场之间的间柱中,保证采场的结构完整,为采矿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采场布置时一定要在掌握充足的地质情况下进行,采场的划分切割工作要做到十分充分,这些条件具备了才能最合理地布置采场。 采场的划分切割主要以两条人行天井或人行上山为准,再控制采场宽度而完成。一般在较厚矿体情况下,人行天井布置在采场与采场之间柱内,矿体较窄情况下则布置在脉外。人行天井是采场安全出口,通风、行人、避灾的安全通道,因其作用重要,必须保证其完好、畅通、上下方便;人行天井如不能保证完好畅通,则采场的采矿工作无法进行。302采场1号人行井就因布置得离采场太近,联络道只有两米,采场采高达到8米左右时,碰到破碎夹层顶板塌落,人行井靠采场一侧与采场塌通,另一侧也支离破碎,无法人行,采场只好停采。根据地质条件,在现行采矿方法-留矿法条件下,人行天井最好布置 1 在间柱中或上盘布一个,间柱内布一个,下盘因联络道要穿过破碎带最好不要布人行天井。采场必须保证两个以上安全、畅通的安全出口,人行天井事先打好或顺路而上,都必须及时与采场贯通,以解决行人、通风问题。已采的几个采场都只有一个出口,如302采场,2号人行井施工滞后,1号人行井无法使用后,采场回采工作只好停下来,等2号人行井的施工。这样造成采场顶板空顶时间过长,为后续工作留下隐患。 采场的底部结构:底部结构的布置与制作对于放矿、出矿影响很大。底部结构应布置在采场中部,以利于采矿石的放出,以减少矿量损失。漏斗的制作及扩斗、拉底一定要按标准进行,如漏斗的扩斗工作不到位,不利于矿石下溜及容易卡住、棚死,给放矿造成困难,而在漏斗口放炮炸,又造成安全隐患,增加成本,延长工作时间,降低效率。如漏斗口不按标准制作,造成漏斗口过大或过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放矿工作,易造成落石伤人,矿车出入困难等情况。放矿平巷的宽度也必须合乎要求,如巷道过窄,则行人、过车、放矿都十分不利。如落石,人员没有多余空间躲避,易造成伤人,而且巷道过窄,对放矿工作操作十分不便。我们现拓用的放矿方式就是用长杆去捣、捅漏斗内的矿块,使其下溜,巷道过窄对长杆等工具的运用就显得捉襟见肘、处处滞碍,施展不开。这样就容易造成碰手,长杆弹人等伤人事故。304采场的底部结构及放矿平巷就存在上述缺陷,巷道过窄,漏斗口过大,扩斗工作不到位,给放矿工造成困难,漏斗返修工作量大,漏斗口经常被破大块的炮炸坏,扩斗不到位,矿块常被卡在4、5米高处,放矿人员的安全及采场采矿人员的安全都留下危害极大的安全隐患。建议以后在破碎的矿体下盘布置放矿平巷,采用混凝土支护,把漏斗的底、帮及上口与整个平巷一次浇筑成形,避免再出现304采场的不利情况。 矿石的回采是采场管理的主要对象,采场的准备工作结束后,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d0a5cd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