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门是什么地方 新华门(Xinhua Gate),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北侧、府右街与南长街之间,是中南海的正门;初为宝月楼,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于民国二年(1913年)改建为北洋政府总统府的正门,改称新华门;于1967年在影壁及两侧八字墙上镶嵌标语 。 新华门是一座古典风格琉璃瓦顶雕梁画栋的二层明楼,一层楼檐下悬挂“新华门”匾额,二楼檐际下悬挂国徽。门后为影壁,门前设一对石狮,并竖有国旗杆,门外两旁八字墙上镶着两条红底金边的白字标语 。 2006年5月25日,包括新华门在内的中南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为讨维吾尔族贵妃香妃的欢心,在南海南岸修建宝月楼。 民国二年(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国会决定将中南海设为总统府,将南海南岸的“宝月楼”改建为“新华门”,作为总统府的正门。改建工程由时任内务总理朱启钤住持,首先拆除了宝月楼南部的红墙,使得宝月楼暴露在墙外;然后在楼两侧新砌两堵八字墙,使得宝月楼(新华门)与剩余皇城墙相连接;最后又在宝月楼(新华门)的北面滨湖修建了一堵影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迁至南京,中南海被辟为公园,新华门改为中南海公园的正门,门前改挂由张海若书写的“中南海公园”牌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9日,新华门前汇集了来自10多所学校的1000多人的请愿队伍,反对华北自治。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进入中南海,仍用新华门作为中南海的正门,将“新华门”牌匾由二层移至一层,二层增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在新华门影壁上挂牌“中央人民政府”;9月,北平各界群众在新华门前庆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获得成功。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华门影壁上镶嵌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两侧“八字墙”上镶嵌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两条标语。 1970年,新华门影壁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和八字墙上两条标语进行加工,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贴上金箔,变成红底金字。 1981年6月后,全国各地开始清理“文化大革命”的标语、语录、口号等“文革”痕迹,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批示,保留新华门影壁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以及八字墙上两条标语。 建筑结构 新华门为二层明楼,每层共七开间。一层共有三扇门,门框上有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棋匾,悬挂在楼前檐下。二楼檐际上悬挂着大型国徽。正门迎面是一堵青砖到顶的大影壁,影壁上是贴着金箔的“为人民服务”5个红底金字。新华门两侧为石狮及八字墙,墙上刻有标语。新华门前竖立有国旗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7b618b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