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 语言决定着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最顽固的盘踞之地。词语背后的意义虽然处于变动这居之中,但是却让人产生理所当然的幻觉。改变习以为常的视角,从重新思考文化的关键词开始。 2.斯图尔特·霍尔等:《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星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关于文化表征研究的理论与案例,适合对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初学者。 3.大卫·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英国受众研究的经典之作,运用民族志方法在家庭脉络中理解观众对电视文本的意义解读。 4.迈克·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新闻客观性的起源,揭示出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是传播观念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5.华康德、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布迪厄社文化会学理论的最佳入门读物,从场域理论的角度理解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6.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从美国本土理论资源中生长出来的“文化研究”。尽管目前还缺乏继承者,但是凯瑞的论说文精致而具有启发性。本书提出的“传播仪式理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理论。 7.William Stephenson,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传播游戏理论的奠基之作。心理学家史蒂芬森从本体论的层面提出了传播具有游戏的一面。 8. Henry Jenkins,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使用民族志方法对粉丝群体进行的研究,摆脱简单的价值和道德评价,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受众的参与行为和意义解读。粉丝的这种参与文化预示着后来Jenkins在convergence culture里描述的网络web2.0时代更积极的受众文本消费-生产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e0a68dd0d233d4b14e69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