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参赛准备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3-23 08:2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参赛准备的几点思考

作者:贾力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9



贾力源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物理系,上海200093

摘要:全国部分地区(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十届。该赛事主要面向上海市高校二年级本科生,并且大部分参赛同学为非物理专业。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组织和辅导所在高校本科生参加该赛事的经历,浅谈一些关于参赛选手准备该项赛事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物理竞赛;竞赛准备;参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265-02

作者简介:贾力源,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理论物理

目前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共分五个组分别报名和评奖:物理类组、非物理A组、非物理类B组、文科经管类组、医学类专业组。笔者所在高校绝大部分参赛选手为工程技术科学关专业的二年级本科生。一般来说,他们分别在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修读大学物理课程。上海市举办物理竞赛的时间一般在12月初,此时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第二学期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大学生物理竞赛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有不同的目标。面向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大学物理程主要是传授物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并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故课程中的考试主要考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大学生物理竞赛则更多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的有创意的运用,试卷更侧重于选拔和区分,题目难度较大,时间紧张。物理竞赛的准备过程有不同于准备常规课程期末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在考场中答题时也有区别于常规考试的一些

策略。本文结合笔者在工作高校参与辅导与组织竞赛工作的经历,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供讨论。

一、物理竞赛准备过程

(一)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特长都不同,所以对我们想要学好的一门学科,不跟随别人的知识体系,而建立自己的体系很重要。在现今信息交流非常发达的时代,流行的高质量的经典的教材有许多,不同作者的著作一般各自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和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最习惯、舒服、擅长的思考方式。笔者认为较好的阅读教材的方式,是从中不断的汲取养分来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具体来说,如果遇到的知识点已经在自己的体系中,那么不需要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如果不在体系中,则需要花时间理解它,看其可以加入到体系中的哪部分,或者对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改。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一般来说,学期结束后课程中讲过的大部分内容都会逐渐遗忘,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只是经自己思考过并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的框架。尤其是在所谓“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中,所学习的非本专业的课程中的知识,由于使用频次不高,更是如此。在毕业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带在身上的“专业知识”一般只有这些“框架”。所以笔者认为在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进行这种有关知识框架建立的努力十分重要。

(二)知识点要熟练




竞赛试卷具有选拔性,一般来说题量大,时间紧。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对相关知识点快速反应。另外,很大一部分题目并不是考察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几个不同的知识点才能够解答,这就要求我们在自己所建立的知识体系中从不同的部分提取相关的知识点。以上两点都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要很熟练。

(三)多做几遍往届的试题

以上两点讨论的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般的方法和要求。为了准备特定的某项竞赛赛事(例如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还需要具备一些实战的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对该项竞赛题目中常用的思路和技巧有所了解和熟悉。通过多做几遍往届的竞赛试题可以实现这一点。好比在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前,一般各参赛国国家队都会提前召集并进行集中训练,来磨合队伍、安排

针对大赛的技战术、熟悉比赛对手。这项做往届试题的工作大概相当于运动员在大赛前的集训。

(四)进行模拟考试

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尤其是参加竞赛之前,最好安排几次模拟考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召集安排集体模拟考试;或者各参赛选手自己安排时间进行。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参赛选手可以体验真实竞赛考场中的氛围,并且实验并改进自己的例如解题策略、时间分配等竞赛策略。与上一点相对应,这一项准备大致相当于运动员在大赛前参加的热身赛。

(五)注重题目的物理过程

我们应该首先注重题目描述的物理“过程”,其次才是解题方法。在拿到一个题目后,一般来说应该首先全盘考虑其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对物理过程清楚后再开始动手解题。一个“物理过程”可以出许多个题目;在往届试题中我们也发现有的“物理过程”反复出现。我们做往届试题进行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要熟悉各个“物理过程”。

二、参赛解题策略

(一)做好简单“概念题”

该项竞赛的参赛选手大多数为修读大学物理课程的工程技术科学相关专业的二年级本科生。竞赛题目所考察的相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相对论等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难度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力学、电磁学等内容在高中阶段就是所谓的“重点”,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上有着较好的基础。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这部分内容一般来说也就要求较高或者难度较大。相应的,该项赛事在力学、电磁学部分有难度很大的题目出现。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课时较少,要求相对较基础的内容(例如光学部分)试卷中会出现一些很简单的“概念题”。例如往届竞赛中曾多次出现的光学中的“泊松亮斑”和“半波损失”相关内容的题目。所谓“概念题”,就是难度很小,只要知道所考察的知识点一般就能给出答案的题目。但是笔者在本校辅导竞赛课程时发现,对这类题目往往因为对概念不熟悉,学生的解答并不理想。如果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在准备过程中对这部分大学物理课程中课时较少的内容注重学习,做好概念题。

(二)区分“难”题和“烦”题

我们一般通常说竞赛题目都比较“难”,但其实有些题目(尤其是某些解答题) 并不是“难”,而只是“烦”。这种类型的题目可能是涉及到的物理过程步骤很多,或者知识点很多;但是如果时间较充裕(比如一天时间)我们总是能够做出来的。相对的,真正的难题应该是在解题思路中存在困难,可能花一天的时间也不能够有所进展。对上述这类“烦”题,许多同学


解题时会感到手足无措,没有头绪。举例来说,就像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一天当中要处理十几件小事,也会感到没有头绪。一般来说解答这种“烦”题最重要的策略是首先要把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合理分块(分步骤)。如果可能,每一块(步骤)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接下来解决每一块的时候,只集中注意力在这一块上,而暂时“忘记”其他块的内容。最后再把各个块的结果进行综合,如此解题时不会混乱。由于每块(步骤)都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同一时间我们只关注其中的一块,从而使解答“烦”题变得容易了。这种分块(步骤)的工作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经常用到并占重要地位。例如在编写功能很复杂的大型项目程序的时候,最重要的工作往往是在程序设计阶段对程序进行合理的分块(步骤),每一步由一个具有特定输入和输出的函数来实现。

(三)合理安排解题顺序

一般来说,在竞赛考试时应该先通读试卷,对各个题目的难度与所需时间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解题时先做“性价比”(题目分数除以所需时间)较高的题目。竞赛考试一般时间较紧,大多数参赛选手都无法做完所有题目,从而这一点尤为重要。很多参加竞赛的同学都是喜欢挑战的;这些同学往往在遇到一道难题后,有一些思路,然后马上就开始解题了。对这些同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会做一个题目,就马上去做它。对于费时多的“难”题和“烦”题,即使会做,也要忍住,做完简单题目后再做。

(四)多花些时间读题

具体在解某道题目的时候,可以先快速读题一遍,了解大概题意;然后第二遍慢读检查是否对题意有误解,不要漏掉关键字词。漏掉一个关键字词(如“水平”、“垂直”、“光滑”等),尤其是在解答题中,也许会浪费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多花些时间读题一般来说总是合理有效的。

(五)用笨办法解题

上海市大学生物理竞赛时间大约是两个半小时,分值总共大约150分,所以大致来说一分钟一分。对于计算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如果一个题目没有好的思路,也可以强行计算。计算之前要对所需要的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如果可行,就可以用笨办法解题。特别是在已经做完基础题和简单题之后,如果只剩下难度较高的题目但没有很好的解题思路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笨办法解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16608e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