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城墙遗址公园文化展示与阐释体系评析 摘要:本文从唐长安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理念出发,结合对游客的调查解析,对唐城墙遗址公园文化展示与阐释体系进行评价。 关键词:唐城墙;评价;游客 1 唐城墙遗址公园简介 唐城墙遗址公园分为曲江段和高新段两部分,曲江段位于雁南二路和雁南三路东西向平行的两条城市道路之间,是唐代长安城的南城墙所在地。东西全长3600米,宽100米,占地540亩,由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设计,是西安市政府斥资五亿打造的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段位于高新区唐延路与沣惠南路间的带形绿地内,南北全长3.7公里,东西宽约120米。 曲江段园区以“市民、自然、休闲、健康、艺术、享受”为主,充分体现服务市民和艺术享受的理念。以唐诗为主线,以书法、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园林景观为表现手段,是集诗歌、哲学、美学体验、生态园林为一体的休闲文化长廊。在古遗址上给现代西安人带来古韵新风尚,园区内设有儿童游乐场、健身娱乐场、棋盘休息区、等多个景观节点。高新段园区以城墙遗址为界,充分利用现有树种,通过不同的绿化、铺砌等技术手法将公园划分为“城内”和“城外”不同区域,强调“城内”的规整秩序和“城外”的自然野趣,从外至内,依次是当年的护城河、城墙、顺城路和里坊。 2 唐长安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通过公园建设对街道、里坊、护城河、城门、城墙进行再现。利用建筑遗迹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利用多层次绿化、铺装表现景观多样性。规划按照不同主题分区建设,使得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市民休闲娱乐、唐诗文化展示均得到较好效果,将曲江段和高新段分别打造为两条绿色休闲文化长廊,成为现代与历史相互交融的新型城市园林空间。 两处公园基本按照规划方案完成,自然景观实施效果与文化氛围营造均广受好评。唯一不足是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段两处城墙遗址本体展示目标性过小,标识指示不够明确,没有突出遗址公园的主体性。 3 游客调查解析 3.1 调查方法 笔者于2016年3月27-28日全日分别对唐长安城遗址公园曲江段、高新段园区游客实施参与性观察,并进行问卷调查。从游客游览时间频次、游览区域使用强度、遗址展示与阐释方式主观评价、园区整体游览感受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与整理。 3.2 调查结果汇总 表1 文物遗址本体的展示评定表 表2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3.3游客行为特征 调查数据显示,唐城墙遗址公园的使用者中女性人数高于男性,占总人数的 60%,来访者年龄集中在19-40岁,占总受访者的67%,40-60岁及60岁以上人群比例分别为13和12%,其中西安本地市民及外来西安暂住人口占比分别为59%和26%,共占总人数的85%,其游览目的主要为娱乐、休闲、健身。 3.4遗址展示方式使用现状 笔者经过观察,游客活动类型主要为健身、赏花、休憩、散步等,以唐诗为主题的曲江段以多样的小品景观展现唐诗文化氛围,并通过设置唐诗迷宫、围棋棋盘来增添文化的趣味性,文化意向充分传达给使用者。与此同时,遗址展示效率却差强人意,多数游客注意到城墙复原建筑,但对其展示内涵并无深入了解,甚至有接近半数来访者未注意到城墙护坡遗址与墙基遗址两处原址展示。 3.5 参观时间及频率分布 作为日常休健身场所,西安本地居民大多选择下午5点至9点到访,使用时间为一小时左右。约30%的游客选择每周都会到访,另有7%的游客表示,居住在附近,每天都会到访。 4 评价结论 4.1 遗址展示评价 唐文化是西安历史文化的重要一节,唐城墙遗址公园所在的曲江地区为唐文化展示的主要区域。作为曲江六大遗址公园之一的唐城墙遗址公园,在标识与传播唐城墙建筑范围、地理位置位置及建筑形态上起着重要作用。园区以历史遗迹保护区为核心,分区展示唐代不同时期文化历史。 唐城墙遗址曲江段展示的主要内容为城墙护坡遗址与墙基遗址原址、城墙及城楼复原、唐诗文化;高新段主要展示内容为唐城墙内外里坊、坊墙、城市街道、护城河、城门等城市要素。 4.2 出现问题的分析 由于遗迹本身体量较小,且展示方式为棚罩式展示,不能引起游客注意,再次现实下,全区没有加强 遗址指示标志,使得游客极易错过遗迹本体展示,使城墙遗址公园给使用者文化上的感受仅为“诗歌的海洋”。 由于园区完全开敞,使得管理运营难度增加,园区个别区域出现景观小品、活动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现象,同时,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路线的较差使得部分老人、幼儿使用者在园区一定程度上缺乏安全感。 参考文献: [1]基于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城墙遗址公园规划探索——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规划为例[J].张琳,张迪昊,许凯.规划师. 2010(10) [2]现代城市景观课题实践与研究——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J]. 樊帆. 当代艺术. 2007(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3417df8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