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清明》鉴赏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是中国古代诗歌 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经典名篇。这首诗描述清明时节主人公雨中赶路的 愁苦心境和问询牧童的瞬间情形,抒发异乡思亲的沉痛心情。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笔破题, 交代时令与天气,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 凄冷的气氛。清明时节,细雨淅沥,春寒料峭,这既是自然背景的描述,又是全 篇感情基调的铺垫,暗示了诗人凄冷的物理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情绪。这与宋代李 清照 《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有异曲同工 之妙。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紧承首句意脉,点明诗中主人公的“行人”身 份和正在赶路的状态,“欲断魂”三字是此篇的“诗眼”和理解的关键, 特别突 出了极为沉痛悲伤的心境。三、四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采用生动活泼的问答方式,透露以酒解愁的心理活动,而牧童的肢体动作语言, 不仅将作者、读者的视线引向凄迷的远方,而且以在清明时节开放的“杏花”呼 应了题目与开头的“清明”,既给人留下了意乱花迷的想象余地, 又暗写了诗人 忧伤情怀的沉痛执着与不可解脱。全诗以素描形式将“细雨” “行人”“牧 童” “酒家”“杏花村”等意象糅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自然凄迷、清淡素雅、 灵动秀丽而又情感深沉的画面,创造出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凄美意境。 经典诗歌往往将情、景、事、理、趣熔于一炉,创造优美感人的意境,展现 巨大的艺术魅力。杜牧这首《清明》诗以抒情为主调,因事而见情,层次分明, 画面清新,易读易记。但真正读懂和正确理解本义的读者并不普遍。诗中有两个 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往往被忽略:一是“行人”,二是“断魂”。“断魂”是体现 全诗情感基调的关键。“魂”即灵魂、精神;“断”即隔断、分离;“断魂”就 是精神灵魂离开了人的身体,形容精神恍惚;“欲断”则是接近“断”的边缘而 尚未完全“断离”。作者以“欲断魂”极写心情沉痛的程度之深, 昭示全诗情感 基调。那么,诗人为什么这样悲伤沉痛呢?其实这与另一个关键词“行人”有着 密切的关系。“行人”就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字面本身理解可以是“走在路 上的人”,或者说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由于清明是祭祖扫墓、亲人团聚、踏 青郊游的时节,主人公却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在家过清明,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和孤独导致其沉痛悲伤,甚至达到了 “欲断魂”的程度。 其实,“行人”除了上面的一般理解之外,还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深 刻的思想内涵。“行人”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表示官职的专用名词, 考先秦典籍《周 礼•秋官》即有“行人” 一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有“行人”,故《国语•晋 语八》有“叔向命召行人子员”之句。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明代设“行 人司”,复有“行人”之官。一般来说,“行人”在中古之前多指“采诗”之官。 《汉书•食货志上》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两汉时期不 仅有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乐府”机构,还酝酿形成了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乐府诗”。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 都简称为“乐府”。唐代 及其以后诗人的“拟乐府诗”虽不入乐, 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王官采 诗制度,不但说明了诗歌在封建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古代政治 中的民主元素。当然,“行人”有时也指负责执行外交公务或其他职责的官员。 如《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此处的“行人子羽” 即是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吏。 《清明》诗的作者杜牧正是运用这种历史文化积淀, 交代了诗中主人公不同 于一般“行人”的特定身份,将自己肩负公务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内心矛盾用诗 歌的形式深刻生动地表达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3f90120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