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兰词 前人论词时曾说道:“主情之词,贵得其真。”“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说到“真纯”,不能不提纳兰性德之词。 我国古代的词始兴于隋,经唐、五代,至宋代达于鼎盛,到元明时,小说、戏曲成为文学代表,词道衰微,词作庸繁平淡,直至清朝,文坛涌现出了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等杰出词人,词学方出现中兴气象。其中,尤以纳兰性德的词令最为深婉、真纯,一扫元明以来浮艳颓靡之风,为沉落多年的词坛,注入了一股生气活力。纳兰主张:“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正如王国维赞叹的那样,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情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的魅力在于“情真”,然而整部《纳兰词》所蕴含的凄美,却又令人不解:纳兰出身贵胄,其父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宰相,其本人二十二岁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一等侍卫,深得皇帝宠信隆遇——试问,以他这样的身世、地位,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怎么竟吟出了那么多凄清断肠的愁曲呢?莫非是应了辛弃疾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要了解纳兰词的真纯,就必须揭开纳兰性德的“哀戚之谜”。不妨先举一首他的《长相思》为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理,跟随天子出巡,那是人人求之不得的光宗耀祖之事,纳兰竟却只感到懊恼苦闷!更无奈的是,他既然厌倦这种生活,却又改变不得,实在是一个极大的矛盾。事实上,纳兰的一生,正是处于许许多多的矛盾之中,诸般矛盾汇集一身,形成了他解不开的愁怨。 最令他刻骨铭心的是他的缱绻深情与无奈分手、生离死别之间的矛盾。相传,纳兰有一令他钟情的才貌双全的表妹,与他情趣相投,并曾有婚约,不幸的是,那女子后来被选入宫中。有缘无份,有情人被拆散,这创痛太深太重了,实是永远的隐恨。 尽管有过“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台城路·上元》)的凄伤往事,他的婚姻总算是幸运的,他娶了一位娇柔多情的美丽妻子,两人情浓款款,幸福温馨。可惜,身为天子宠臣,不得不经常入值宫廷、扈从出巡,难免常常远离爱妻,无穷无尽的离愁别绪缠绕着他,令他无限烦闷。这也正是他为何在风光的扈巡过程中,却写下了《长相思》那样的凄婉辞章的缘由之一。 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久而至的死别就更令词人肠断了!成婚三年后,他的妻子去世了,“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荷叶杯》)这种天人永隔的悲痛,生死不渝的爱情,在纳兰的悼亡词中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香,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细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金缕曲·悼亡妇有感》) 字里行间相思怀叹的凄伤,令人不忍卒读。妻子的离去,使纳兰觉得“人间无味”甚于“夜台(坟墓)”,坟墓反而是埋藏愁苦的地方。尤令人伤心动魄的,是他为“结个他生知己”的愿望也难有可能而惊悚:世事无常,或许,来生再续缘,依旧是又一次的短聚而别,又一次的“清泪尽,纸灰起”。这是一种深深的绝望感,在体会词人丧偶之痛的同时,我们亦能隐隐感受到,词人所悲悼的,不仅仅是悲欢离合的情愫,更是人世中美好事物的易于破灭。 纳兰不是胸无大志的人,他满腹经纶,曾熟习经济之学,怀有报国之志;然而,耳濡目染的官场黑暗、世事纷乱,却又让他不得不痛心地规避,甚至产生一种至深的幻灭感。看他的《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此篇前景后情,巧妙铺垫,气势壮观,真情四射。开篇两句,描写了古战场的荒寒阴森,而后转写“中宵起舞”的爱国之心,但“那有村鸡”的转折之句,表明了无由以报,徒增伤叹,再以金笳声烘托,更添一重悲慨。下半阕与开篇呼应,世事如棋,翻覆无常,然而古今一切纷争,一切功业,却都如此虚无短暂,到头来,除了剩得几行青史、断碣残碑外,余皆成空。这虽有些消极情绪,读者却可由中感悟到词人抑郁于心的悲苦惆怅。 辞章的至高境界,乃是种天人合一的灵悟,作者将冲破自我,把捕捉到的小我的转瞬即逝的慨叹情愫推阔纵横,融入悠远深沉的古今兴亡之中,化作一股永难磨灭的对浩渺宇宙、茫茫人世的沧桑感——这是纳兰词真情挥尽,必然而至的妙境,绝非俗子雕藻强求所能望及。毛泽东评纳兰词“看出兴亡”,确是一语中的。 纳兰是那样至情至性之人,自然做不到在官场仕途中与龌龊小人同流合污,世事是这样不如人意,令他难以尽情一展鸿图,真是不如索性出世,抛却尘俗:“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可叹的是,人生对他的捉弄竟至如斯,他连想冲破重重桎梏、飘然隐逸都不可能做到,惟有“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满江红》) 正是这些莲与淤泥的矛盾、报国与官场龌龊的矛盾、梅妻鹤子与蟒袍玉带的矛盾、痴情与生离死别的矛盾„„形成了纳兰无尽的悲哀,而他的心绪,真纯地展现在他的词篇中,感人肺腑。 当然,纳兰词中也有些明快的篇章,虽然为数极少,却是难得的亮色。如《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见人羞涩却回头”,这只是少女一个极细微的,几乎叫人难以察觉的动作,词人却捕捉到了,轻轻一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涩的复杂心情。 又如《浣溪沙》: 旋拂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与可怜春。掩抑薄寒拖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小词清新洒脱,写的是为一个美丽如仙的女子画像,流露着词人对那女子满腔的怜爱:“须知浅笑是深颦”,这女子真是太可爱了,就连不高兴时皱眉的样子,都好像是在微笑。而词人对爱人的怜惜,使得他对画中的“她”也照顾得无微不至,画中的“她”“罗薄透凝脂”,他怕“她”衣衫单薄会感到寒冷,于是把“她”置身在华美的芳香褥垫上。结尾之处,更是浪漫传神,眼前人与画中人合一,说她是仙女下到了尘界。这种情致绵绵的开怀之作,在纳兰词中实不多见。也同样体现着纳兰词的真纯深婉。 纳兰词不仅情真意切,文字技巧也极娴熟。令人折服,最能体现这个的是他的几首回文,像“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菩萨蛮》)且他用典巧妙,浑如己出,这点从前面所举的词中已能显见。 不过,纳兰性德限于所处地位、环境,能够接触到的天地,毕竟不如他的一些朋友们——同时期的几位著名词人如陈维崧、朱彝尊等驰骋纵横得那么辽阔,他的词多是些离愁、别恨、悼亡、感时、忆旧、怀远等作,这多少算是他作品的局限性。然而,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路,对于一个作者,写尽真性情足矣;强求远阔,认为人人都该写出多么多么深刻、多么多么深远的东西,不也是一种俗套、一种拘泥吗? 文人的作品,总是要融合时代的烙印,而伟大的不朽之作,更是蕴含着预示兴亡存废的玄妙,纳兰词最是合于这个规律。纳兰性德生于清朝初期,他的词真纯简约、可诵可懂,清新明丽的词风恰应和了清朝的开国之象。与之对衬的,到清末时,文人们的词作已变得晦涩艰深,不知所云,甚至不通,诗词庸落,亦是亡国之兆。 另一方面,放眼于整个社会发展史,清前期虽有康乾盛世,却已是封建时代回光返照的最后辉煌,表面的繁华背后,是挥不去的趋向没落的必然。身处其中的人自然无法清楚意识到这点,但是,敏感的词人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无可奈何,将那莫名的哀运隐隐流诸笔墨。“一叶落而知秋”,虽明丽却凄迷的纳兰词,不正是那个时代绝佳的映照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5833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