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民谣采风4

时间:2023-04-07 14:0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要求

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采集民歌民谣,通过活动,了解民歌民谣的社会作用,感受文学的多样性,学习语言表达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1.搜集民歌民谣可分作两步进行:第一步,先通过网络、书籍及与亲友、邻居交谈等途径搜集,并粗略地分类,待学习小组内汇总后,再细致地分类;第二步,有针对性地搜集某一个类别的民歌或民谣。其中搜集民歌时要注意学习演唱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录音的方式,事后逐步揣摩、体会,并可请音乐师指导。

2.整理抄录民歌民谣时,对民歌一般只要记录歌词即可,如有条件,最好同时抄录下曲谱。无论民歌还是民谣,每一条都要注明其流传的范围、流行的时代、传唱()者或出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所抒发的情感、说明的道理或发挥的作用等。

3.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论文的写作,能够充分体现语文学习活动的特点。搜集民歌民谣是活动形式,目的是从民歌民谣中汲取营养,获得启示。论文可长可短,但要包括搜集整理情况、思想内容分析、表达技巧借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4.本次活动的课内教学,可分别安排在学生搜集民歌民谣的过程中和整理抄录、论文写作完成之后。首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初步搜集的民歌民谣进行交流,教师介绍有关民歌民谣的知识和分类标准。然后,组织班级交流,朗读论文,演唱或朗诵民歌民谣,汇报小组活动情况,展示作品,教师总结评价。

活动指导

1.要根据学生情况,参考“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民歌民谣进行分类。汇编民歌民谣不必受“我喜爱”的限制,可由学习小组自行确定辑录范围。教师可根据各小组学生搜集的不同情况,提出参考性意见,如《××地区民歌民谣集锦》《××时代流传的民歌民谣》《××民族民歌民谣荟萃》等。

2.对活动内容可提前23周,在进入本单元学习时布置,第1周以搜集、整理民歌民谣为主,第2周以论文写作、民歌民谣汇编、班级交流展示为主。要注意了解活动的进程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及时督促、指导。要注意协调各小组汇编民歌民谣的情况,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形式活泼多样,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性。

3.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要注意科学评价,以鼓励为主。要重视从民歌民谣中汲取营养,重视本次活动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注意发现符合要求、有一定水平的论文,向全体学生推荐,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相关资料

民谣与民歌的特点与发展

民谣即民间歌谣。历史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宣泄不满情绪。民谣的歌词简单,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因此为各个时期的政权所重视。《后汉书》中云:“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说的就是汉和帝让人微服到民间采听民谣,掌握民众的言论与意向。

民歌即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着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民歌的语言简明洗练,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我国民歌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原始社会,常与乐舞结合在一起,如传说中葛天氏之乐的八首歌。现存《诗经》中的国风,是西周到春秋中叶十五个地区的民歌歌词。这以后的《楚辞》、汉乐府、唐曲子,直至明清小曲,或者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民歌,或者本身就是民歌。在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生活中,人民群众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新民歌,有的在原有曲调上填上新词,有的在音乐上也有相应的发展。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也各具特色,绚丽多彩,共同成为我国音

-----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各种音乐艺术形式,器乐、歌舞、曲艺、戏曲常从中吸收营养,并转而促使它加工提高。专业音乐创作也常以它为素材,或原曲引用,或摘取片段,或吸取其音调,加以发展创造。

中国各民族的民歌在整体上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历史悠久,蕴藏丰厚。

第二,体裁丰富,风格多样。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复杂,由此形成了各地各族人民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上述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民歌体裁也就十分丰富。除了以上介绍的号子、田歌、山歌、小调、多声部民歌之外,实际上还有儿歌、摇儿歌、风俗歌、秧歌、灯调、牧歌、船歌、渔歌、叫卖调、宗教祭祀歌、礼仪歌等。总之,凡是现实生活中有某种生产或生活方式需要歌唱,那么,广大民众也就会创造出相应的体裁来满足这种需求。同样,由于地理、物候环境的深刻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逐步形成了与全民族文化相统一但又有鲜明地方传统的地域文化。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直接产物,不仅受地貌条件的影响,更与不同的语言、方言音调相融合,因此,其民族的、地域的特征和风格几乎与生俱来,异常突出。如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原风格”以及“东北平原风格”“华北平原风格”等。这只是就大的方面而言,如作深入分析,则每个民族的不同聚居区,每一个处于不同生活方式下面的社区,几乎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歌风格。

第三,手法简洁,语言精练。民歌是一种口碑艺术。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曲目,都经过了千人唱、万人传,并在即兴的不自觉的磨研、锤炼中,日益精练、成熟。但即使如此,它仍然要继续经受歌者们口传的反复推敲。这是一个永远不结束的创作过程。在这样一个永不结束的过程中,歌手们所遵从的最重要的美学原则就是简洁、精练。即无论词曲,都应以最简单、明畅、质朴的语汇、技法表达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凡是达到这个要求的,就会成为一首优秀之作被保留、传唱;凡是不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或被淘汰,或被继续打磨。事实上,所谓简洁、单纯、明畅,也是自然存在的一个法则。民歌是大众创造的艺术,向来以“返璞归真”为宗,以便与自然法则保持一致。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5a00df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