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作文素材

时间:2022-12-27 08:0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季羡林自摘桂冠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江海 054100

【热点聚焦】

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说: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季先生恳请为他摘掉桂冠,对此应当如何来看待呢?

【各方观点】

这样的“三辞”不是作秀,并非虚伪,而是先生自谦和清醒的体现。“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其实,季先生这话也表达出一个学术长者深深的渴望:一个季羡林失去了三顶桂冠,但千千万万个自由自在的“季羡林”能由此站起来。

——齐民思

不论季羡林先生本人如何辞“大师”、辞“国宝”,实际上,在当下这种社会氛围里,季羡林先生就是“大师”,就是“国宝”,就是“人瑞”。这原本没什么奇怪的,像季老这样学问如此好、名气如此大、性格如此温和,也比较配合相关方面工作的高寿老人,他受到怎样的礼遇都是正常的。

——黄

在笔者看来,季老先生的“请辞”大有深意,这样的“请辞”是对贪慕虚荣社会的一种无声的抗议。论才学也好,论人品也好,季老先生都当之无愧,可他老人家却并没有如此地“看重”自己,而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员,这样的胸怀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少的一种精神资源。

——李红军

【相关链接】


季羡林心灵独白

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更深入钻研的问题,就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有时候不得不临时抱佛脚。人们都承认,有自知之明极难。有时候,我却觉得,自己的自知之明过了头,不是虚心,而是心虚了。因此,我从来没有觉得自满过。

我只有采用一个最原始、最笨、可又决不可避免的办法,这就是找出原书,一行一行,一句句地读下去,像沙里淘金一样,搜寻有用的材料。我曾经从1993年至1994年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除了礼拜天休息外,每天来回跋涉五六里路跑一趟北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我面对汪洋浩瀚的《四库全书》和插架盈楼的书山书海,枯坐在那里,夏天要忍受书库三十五六摄氏度的酷暑,挥汗如雨,耐心地看下去。有时候偶尔碰到一条有用的资料,便欣喜得如获至宝。但有时候也枯坐半个上午,把白内障尚不严重的双眼累得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却找不到一条有用的材料,嗒然拖着疲惫的双腿,返回家来。经过两年的苦练,我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能目下不是十行、二十行,而是目下一页,遗漏率却小到几乎没有的程度。

我对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早晨一般是面包或者干馒头,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从来不让人陪我凌晨4点起床,给我做早饭。午晚两餐,素菜为多。我对肉类没有好感。这并不是出于什么宗教信仰,我不是佛教徒,其他教徒也不是。我并不宣扬素食主义。我的舌头也没有生什么病,好吃的东西我是能品尝的。不过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我真觉得无聊,斯下矣,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

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上十分豪华的衣服,打扮得珠光宝气,天天坐在穿衣镜前,自我欣赏,他(她)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傻子。如果只是给别人去看,则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千差万别,你满足了这一帮人,必然开罪于另一帮人,决不能使人人都高兴,皆大欢喜。反不如我行我素,我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我不能让你指挥我,我是个完全自由自主的人。

——摘自《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93c2f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