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语故事】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再派谁去呢?宣帝召集群巨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 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但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硬打,下令进兵。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赵充国反复奏报,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的`人逐渐由原先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赵充国的方案通过了,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拓展:百闻不如一见成语典故 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指听闻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可靠。语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羌人侵扰、烧杀抢掠的警报,情况十分严重。朝廷闻报,立即召集会议,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兵前去攻剿,可是,当宣帝问他们谁愿率兵前去的时候,却无人敢应声了。 这时,老将赵充国站出来奏说自己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了解军情。宣帝准奏,并让他估计一下需要多少兵马、武器和粮草。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情况究竟如何,在后方还不清楚,所以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我要先去摸清情况,然后再草拟方略,向皇上奏报。”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亲自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全师、保胜、安边之策”。奏报朝廷通过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汉人和羌人的关系缓和了,边境也随即安宁下来。 古人认为,听来的总不如亲见的。所以轻“耳闻”,重“目见”。《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后汉书·马援传》:“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否则,就叫作“以耳代目”“贵耳贱目”,都是贬义词。这种看法,在俗语中称作“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与“百闻不如一见”同义。 现在,人们多用“百闻不如一见”来强调亲自调查情况的重要性。 成语典故 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解释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成语出处 《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成语造句 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31df21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