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鉴赏 自古逢秋悲寂寥 ——浅谈中国古诗词中的“悲秋”情结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僚1•粟兮若在远“ 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最早见于宋玉的《九辩》。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 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悲秋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在共同的 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不自觉地继承着某种共同的哲学理想和审美 趣味。儿千年的中国历史被一种持久而坚韧的文化气质所笼罩,尽管在这个共同的 文化背景下,有过战国白家争鸣的活跃、魏晋任性适意的通脱、唐宋的繁盛蓬勃、 明清的局促衰落,但时代风气的转换,似乎没有改变古代文人一些代代相沿叙的精 神追求,没有改变伴随着这种精神追求而来的种种矛盾心态。相反,这些精神追求 在继承中踵事增华,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仿佛在中国的古文人们眼中“秋”就 是"悲”的代名词,虽说都是悲秋,但"悲”的各有各的不同。 大诗人杜甫就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因为这首诗,“宋玉悲”竟也成了一个脍炙人 口的典故了。宋玉之后,对秋的感伤咏叹之辞绵延不绝。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就 有一首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 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 多。少壮儿时兮奈老何〜这诗吸取楚辞的特点,以秋风起兴,熔写景、抒情于一 炉,音节流美,情意曲折,富有哲理意味,是帝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无独有 偶,同是帝王而乂堪称文豪的魏文帝曹丕,在其名篇《燕歌行》里写思妇怀远,也 用了这样的句子开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 ,“摇落”,不都是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你看,“萧瑟” 宋玉悲秋的隔代回声吗,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常常借秋色、秋景、秋 声、秋叶、秋风这些具体的意象,表达羁旅之思,老病之哀,黍离之悲,家国之 痛,字里行间流贯着一种悲天悯人、忧世伤生的大感喟,大悲哀。 “诗圣”杜甫善为“沉郁顿挫”之辞,在他的名篇《登高》里,诗人对着苍茫 宁宙和滚滚江水悲情咏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口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白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浊酒杯。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阳诗人在夔州登高感怀所作,四联八句,联联精 工,句句深情,将羁旅、衰老、愁病悉数纳入秋江秋景之中,回环往复,大气磅 礴,既是杜甫七律的压卷之作,也使“悲秋”主题平添一道荡气回肠的绝佳风景。 杜甫还有一首题为《悲秋》的五律: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 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中,“悲秋”与“忧国”互为表里,感人至深。 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李益,在《上汝州郡楼》中写道:黄昏鼓角似边州,三 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好一个“伤心不独为悲秋”, 真把古今“悲秋”诗的机关密钥一语道破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果说春天 是丰满的,夏天是健壮的,那么在诗人的笔下,秋天则是枯硬寒瘦的,不为别的, 只为“高树多悲风”,只为“零落从此始”。王昌龄的“金井梧桐秋叶黃,珠帘不 卷夜来霜”,孟浩然的“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 老梧桐”等名句,给人以“寒流来袭”之感。宋元的诗人词家下笔更“辣”,苏轼 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让人感叹秋菊枯萎,蝴蝶倦飞之 “愁”。而辛弃疾“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之咏叹,更泄露 了秋天严重的“营养不良”,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话乂说回来,敢于在“悲秋”的主旋律中唱唱“反调”的也不是没有,最著名 的莫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七绝清新欢快,富有动感,唱出了日渐低沉的“悲秋”交响 乐中一个瞭亮的高音。而在南宋田园诗人杨万里的笔下,秋天不仅不可“悲”,反 而荡漾着一层撩人的春意: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 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不过,在古今“悲秋”的大合唱中,这样的调子只是昙花一现。大自然生生不 息,而乂亘古不易。《礼记》说:“秋之为言愁也。”南宋词人史达祖《恋绣衾》 说得更明白:“愁便是秋心也。”吴文英《唐多令》也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 秋。”这说明,从字源学的角度看,“秋”与“愁”二字本就大有渊源,音、形、 义无不相谐相通。只要人类还在,“伤春”的眼泪便不会枯竭,“悲秋”的调子也 不会停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aa0526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