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与别出心裁 地处鲁东,低矮的丘陵与平缓的平原相交织,深秋时分自然看不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景色,但无孔不入的秋色,还是于不经意间渲染了这个偏远的小城。 清晨出得门来,便觉新凉透体,遍身生寒。抬眼望去,草木虽未全然萧疏,但已是青翠全失,呈现出黄绿交错斑斑驳驳的色彩,一如法国印象派画家笔下的世界名画,又如时尚的亭亭少女点染的碎发,煞是好看。正对楼门的那棵法桐,记忆中的一树翠盖,变成了如今一身华丽的黄金盛装,可这金黄中偏又有数枝绿叶斜逸旁出,青翠欲滴,十分可爱。也许,这是这株法桐对曾经的辉煌夏日所做的最后的挽歌吧! 在传统中国文人的笔下,深秋常常与伤感愁苦紧密相联,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秋声赋》,其中“盖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唱。曹雪芹《红楼梦》中“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情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之语,更是将这浓浓的秋意加深了几许。的确,看秋风渐起,草木凋零,水天一色,万物寂寥,再想想春之灿烂,夏之热烈,相形之下,人们会油然生出一种感慨来,于是悲秋与伤秋,自然成为了伴随历史之河汨汨流淌着的永恒的叹息。 在我看来,这种伤感并非季节惹得祸,更多的却是人们出于强烈对比之下的自然感受,所谓传情入景,情景交融。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除了深秋外,暮春也常常成为人们伤感的主题。“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春天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但花的灿烂盛放与迅速凋零,容易让人想到想到生命的短暂,进而引发人们诸多的想象与感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同样也是暮春时分的即景之作,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无尽感慨与伤感。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同样也是国破家亡背景下的感伤之作。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事不尽然。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这样描绘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短短数语,境界全新,磅礴之气,跃然纸上。而这首诗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立意与众不同,言别人所不能言。这种立意并非刻意的哗众取宠或一味的标新立异,而是完全遵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道理上讲,无论伤秋还是喜秋,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不落窠臼,独出心裁,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近来读《红楼梦》,这种想法越加强烈。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猪脚,作者对她倾注的情感之强烈自不待言,而其诗词中所蕴含的灵动之气更是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等人所不可匹敌。黛玉的菊花诗、桃花诗、海棠诗固然脍炙人口,艳冠群芳,但其柳絮词与薛宝钗咏絮词相比确实有所不如。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立意没有做到别出心裁,想别人不能想,发别人不能发。相形之下,观薛宝钗的诗词,总体来看少了些灵气,却多了些大气,其柳絮词的好处就在于把别人看作是不好的东西反转了过来,赋予了另外的含义,发人深省,让人振奋。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尤其是最后一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这首词中的点睛之作,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所以说,立意在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能起到另辟蹊径或先声夺人的效果。而这种独出心裁的立意,说到底就是一种求新求异思维,它在文学创作中固然非常重要,但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它又何尝不重要呢?一味的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恐怕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8de7cb0242a8956bece4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