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冷暴力 作者:百 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家庭冷暴力问题逐渐被关注,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为烈,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家庭冷暴力更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按通常解释,“冷暴力”是指夫妻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等暴力方式解决,而是对对方表现较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最明显特征是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等等。 家庭“冷暴力”作为一种隐形暴力形式,造成的伤害绝不亚于显性暴力,甚至还会造成精神隐疾。深受“冷暴力”之苦的双方,心理上都会受一定影响,女性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健康受到极大损害,被“冷暴力”折磨的男性,往往因此变得多疑、自私、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按通常定义,家庭暴力一般指家庭成员之间一方故意利用力量、言辞或其他方式对他方进行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伤害或虐待,在以往的法律文本上,对于以殴打、残害等武力暴力造成的伤害均有明确、详尽的司法解释,而对“冷暴力”这一块,目前法律没有明确或细化的解释。同时,社会上至今仍有很多人不认为限制妻子与朋友交往、长期不与对方说话、拒绝性生活、耻笑对方缺陷弱点等精神层面暴力不算家庭暴力。正是在那种传统的认为“不动手”就不算家庭暴力的观念下,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家庭“冷暴力”的严重。 由于家庭“冷暴力”具有反复性、隐蔽性特点,不能做伤情鉴定,即使当事人将“施暴者”告上法庭,也缺乏足够证据,而正因受到忽视,就更容易积重难返。家庭“冷暴力”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发生质的变化,它就像埋藏在夫妻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或“毒瘤”,如不及时发现和排除,很有可能引爆或使家庭发生“癌变”。 家庭“冷暴力”大都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或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通常知识分子对感情和精神要求更加细致和更高,因而“冷暴力”造成的精神伤害也更突出,当双方出现矛盾而又找不到其他发泄方式时,就采取“冷落”、“挑刺”、“找茬”刺激对方,由于都比较注重“脸面”,多将委屈深埋心里,久而久之,在给对方带来巨大精神折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极大伤害,往往是两败俱伤。 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有这样一家人:丈夫是某高校小有名气的教授,妻子也在科研单位工作,这对看似十分般配的夫妻,却一点也不和谐。虽在一个屋檐下,两人分床而居,平时一两个月不怎么说话是常事。妻子的朋友打来电话,丈夫接电话时会说:“我放下电话请你重拨一次。”甚至朋友问妻子是否在家时,丈夫说:“不清楚,我给你看一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e49f9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