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辨析考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考点总结 教育学: 1. 教育概念: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 教育的社会属性:相对独立性:①具有历史继承性②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 教育的政治功能: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5.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肯定要受到政治经济,生产等因素影响。 6.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物质前提作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 ②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7. 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既有正向的促进,也有负向的阻碍。 8.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 。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9. 我国教育目的要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教育既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也要是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0.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全面协调发展。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11.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 12.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育目的的实现也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因此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3.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但教育还包括德育工作和后勤工作等。 14.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15. 教学规律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16. 教学规律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②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17. 教学规律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辩证关系: ①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②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规律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 18. 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 19.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20.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 (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辨析考点总结 21. 关注学习方式的引导转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2. 品德心理结构: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23. 德育:狭义德育单指学校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4. 德育过程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 25. 德育基本规律 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6. 学生品德发展受到外部条件影响以及内部条件如认识失调等影响,就算年龄相同的人也不一定能达到一样的发展水平。 27. 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心理学: 1. 注意分配与注意分散: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2.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不会持久保持。 3.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 4. 思维定势 :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5.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6.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 ①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佳 ②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③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7. 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选择难度为50%左右的任务。避免失败者选择极容易或极难的任务。 8. 习得性无助感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 9. 学习迁移分类:①正迁移:一种学习有助于另一种学习的现象。②负迁移:一种学习阻碍了另一种学习的现象。 10. 学习迁移分类:①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的影响。②逆向迁移:是后面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正迁移与顺向迁移的区别、负迁移与逆向迁移区别) 11. 负强化与惩罚: 12. 程序教学与合作学习的区别: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3. 液体智力:受先天影响大,后天教育影响少;晶体智力:受先天影响小,受后天教育影响大。 2 (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辨析考点总结 14.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关键看新旧知识是否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f375ea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