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幽愤 不泯童心 ——辛弃疾《清平乐》欣赏 黎烈南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词人之佳作,往往于写作期间,字句从肺腑中流出,不假修饰,而深情存焉。辛弃疾的这首乡间小词,句句如话家常,其实在文字后面,一腔幽愤,跃然纸上。这是熟读辛弃疾的全部作品和了解他的一生之经历,可以有所领悟的。 首先注意小序中“检校”二字。“检校”,既是审查核实之意,也是古代官名(如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作者用这样的词语来写他巡视自家山园,尽管可能出于无意,却小题大做般地道出了一种检阅军队的味道,打下了其戎马生涯、为官多方的生活印记,透露了其平生矢志不渝的恢复志向,值得玩味。 且来看小词的开端。“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这两句不过是说,作者栽种了成片的松竹,那松竹耸入云霄,使得自己深感满意,以至到了万事皆足的程度。怎么理解作者这一感受?我们可以泛泛地说,与松竹为伴,过一种与世无争的隐士般的生活,享受天人合一的审美乐趣,大概就是此意了。不错,这是古人常用来表达情感的路数,辛弃疾也不例外;然而除此之外,在作者心中,还有其他的情趣内涵吗? 辛弃疾对松竹极其喜爱。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他心目中,松和竹都是人,是有灵性、有情感的人。作者把它们亲切地当作朋友:“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其实,岂但是朋友,他还把松树作为他心爱的、一直率领过的士兵来看待。在遭受打击后谪居山中的词人曾经“检校”过他的松树士兵们:“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沁园春》“叠嶂西驰”)即使在退居山林时,作者也竟将那十万松树想象成高大的士兵,被他一丝不苟地核查、检阅着。收复故土,完成抗战大业,稼轩一时一刻也未曾忘怀啊。如前所述,本词小序中“检校”二字,正是他那“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之志向的不经意流露。在古人作品中,像辛弃疾这样以检阅部队之态对待那高大青松,还真是罕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738ec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