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现状及原因 摘要:灾害事件的报道主题是引领导向、消除疑虑、传播信息、服务大众。新闻记者除及时、客观、真实的地报道灾难、科学理智的分析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去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 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查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的现状认识,学界基本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新闻在报道灾难性事件中对于人文关怀的体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灾难报道在人文关怀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方面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轰动,漠视生命。学者任冬梅对于此现状举了这样的例子: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的一所学校遭一帮武装分子袭击,400多名师生被劫持为人质,后来俄安全部队采取强攻,恐怖分子引爆炸弹,导致338人死亡。全球各大媒体都做了详尽报道,在图片运用上,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采用了同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名遇难学生被炸得已不完整的遗体。从新闻角度看,这种处理或许可以给报纸带来短期的关注效应。但对于遇难者及其亲人而言,这无疑造成了二次伤害。 第二,隐匿消息,剥夺受众的知情权。学者饶瑶举了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1976年7月29日,即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对这场灾难进行报道。该消息对灾情的报道极为简略,只有十几个字的概括陈述,灾情等内容被彻底地忽略了。学者陈南、周毓也指出:“非典”初期之所以在广州引起一片恐慌,就是有关部门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进行了隐瞒,剥夺了受众的知情权。而受众的优先知觉又容易被诸如此类的灾难性新闻激起。小道消息四起,没有权威部门的证实势必引起人心惶惶,有些不法商贩甚至乘机散布谣言,在混乱中大捞一把。 第三,深度报道与后续追踪不足。学者郭伟以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为例,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从最初的发布伤亡情况、记录幸存者逃生经历、追踪紧急救援进程扩大到质疑预警机制的缺失、预防传染病和瘟疫、呼吁全球赈灾等与海啸相关的更广阔范围,但是具有调查分析性质的深度报道比较欠缺。此次海啸过后的相关善后工作理应在媒体的配合报道下迅速展开。同时,公众得知灾难的消息后慷慨解囊,捐款人需要知道他们的钱 都做了什么,还需要再做些什么,如果人们能从不断的报道中获知相关进展情况,就可以确保救援的可持续性。但是,目前媒体的报道集中在灾情上,而不是灾区重建家园这个真正富于挑战的阶段,媒体需要报道灾区的实际情况和灾民如何改善生活状况以达到报道的平衡。 透过当前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目前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学者们对此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以下是笔者所归纳的三个方面概括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第一,将灾难的新闻价值让位于娱乐价值,导致新闻报道基调的错位。关于此原因,学者唐文邦做了如下阐述:西方新闻界一向认为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我们的不少媒体和记者编辑也接受了这种新闻价值观。把灾难新闻当成吸引受众、增加“卖点”的“好”机会,在报道中采取了突出、渲染灾难事件离奇性、煽情性元素的操作方式。有这样的例子为证:上海某报曾报道一位年轻司机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因被天桥上抛下的一块石头砸中而当即死亡的新闻。但是这则新闻的标题却是:《天桥上行人扔石块高速路桑车中头彩上海小伙命丧“流星” 》。标题似乎“生动”,但读者却从中很难感到编辑的恻隐之心,反而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第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地追求轰动、独家。学者周石其和黄芳认为:如今,媒体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对记者的要求也相比以前更为严格,实行“工资考核”、“末位淘汰制”等制度,使得记者们不得不在第一时间里去“抢新闻”。媒体面对自身生存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诱惑而无暇顾及人文关怀,只得去追求新闻的价值性和新闻的时效性,往往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忽略了对人的尊重、关爱。唐文邦[7]提到:在“9·l1”事件中有一张非常有震撼力的新闻照片——恐慌的人们纷纷从世贸大楼跳落。《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9·l1”事件发生后那段时间里,看电视的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忧虑和悲伤往往会越多。有些人看了美国人质在伊拉克被砍头的录像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和恐惧的心理,可见这种血腥影像对受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三,缺乏换位思考,没有以灾难中的人们以及想要了解真实灾情的受众的角度去考量与报道。学者周石其和黄芳解释了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的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取得沟通,这既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关爱,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部分记者在突发事件的采访中把自己仅仅看成是一个新闻记者,仅从新闻报道的需要出发,坚持纯粹的客观,不顾新闻伦理的底线,肆意揭人伤疤,不会去做换位思考,与采访对象缺乏情感上的沟通。 针对目前的讨论,笔者认为,媒体的责任在于提供给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重大灾难事件与生存和死亡密切相关,人类求生的本能使这类话题具有先天的吸引力,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和同情心的驱使更使这类报道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远离灾难,我们走近灾难,尊重生命是人类的共性。媒体在拥有报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781e57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