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账户分类背景下的个人银行账户管理 作者:周飞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8期 一、账户分类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柜台开户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存款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多数银行依托远程和智能柜员机等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提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但由于不同渠道的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手段各异、风险程度也不尽相同,同时伴随着近几年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猖獗,央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要求各商业银行在切实落实账户实名制的前提下,根据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核验方式和风险等级对银行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审慎确定银行账户功能、支付渠道和转账支付限额,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强化可疑交易监测,健全紧急止付及快速冻结机制,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二、银行账户分类管理的意义 对于消费者来说,开立银行账户更加便捷,手续简单且手续费用低廉,因为II类账户和III类账户不受实体卡片的限制,居民可在网上自助开通,且无需缴纳工本费用。利用虚拟账户来进行网上支付和费用缴纳性能更高,不存在被盗窃和复制卡片信息的风险。从监管层面来说,有利于央行规范账户实名制和分类管理,有助于推动网络支付的发展和监控。 三、普通百姓如何进行日常账户管理 (一)使用组合账户保障资金安全 新规实行账户分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账户资金的“风险隔离”。具体而言,市民可以把Ⅰ类账户作为管理个人工资收入等家庭财富的主要账户,用于大额消费、大额资金流转、储蓄存款及投资理财等方面;II账户和III类账户则主要用于风险较高的网络交易及第三方支付,包括绑定微信、支付宝等,进行小额免密支付、二维码支付等快捷支付。 (二)勿将“大钱柜”绑定小消费 目前市民手中的三类账户就像是三个不同的存钱包,Ⅰ类账户是个“大钱柜”,家庭的主要财产都存在上面,安全性要求较高,不用每天拿着出门;Ⅱ类账户就相当于“钱包”,用于日常稍大的开支;而Ⅲ类账户相当于 “零钱包”,用于金额不大、频次高的交易,比如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等,但自央行新规之后绝大多数居民还是将工资卡绑定了支付宝、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并用于日常消费,像这种“大钱柜”绑定了小消费的情况,居民可以通过银行各渠道,基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da33b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