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里的寒食节】幼儿园唐诗必背30首

时间:2022-09-17 08:1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里的寒食节】幼儿园唐诗必背30

【清明里的寒食节】幼儿园唐诗必背30

清明是个隆重的祭祖节日,唐代杜牧《清明》诗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抒发了清明悲伤的感触。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因为此时正值暮春,天气明朗,空气洁净,故名“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清明这一天民间出现了禁火寒食、扫墓祭祖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渐渐演变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在我国,节气与节日合二为一的只有清明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不但有禁火寒食、扫墓祭祖等习俗,还要进行踏青、荡秋千、插柳等娱乐活动。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这个节又称为“百五节”,或“冷节”。在这一天,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俗,即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有关寒食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贤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是跟随晋公子重耳一起流亡的一名臣子。在流亡期间,他与重耳一起历尽了艰难困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次他们在山中迷了路,没有东西充饥,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他仰天长叹我死了不要紧,只怕将来晋国的百姓再难过上好日子了。介子推见重耳在危难时还不忘百姓,决意尽力辅佐重耳。他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在火上烤熟后为重耳充饥。19年后,重耳终于重返晋国,即位后为晋文公。他封赏了所有当年跟随他度过流亡生涯的人,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经别人提醒,想起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功劳,晋文公十分内疚,便派人四下寻找。此时介子推已携老母隐居山中。晋文公旁臣的建议下,在山的三面放火,希望介子推从没有火的那面走出山来。大火通宵达旦,一连烧了三天。青翠的山林变成了焦土,仍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已被烧死,同时发现了他用衣襟写就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以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白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悲痛,下令礼葬介子推,并把介子推隐居的绵山改名为”介山”。另外还规定,在每年介子推死难的这天,要禁火、吃寒食,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这是寒食节来源使用最多的一种说法。

1




我们既然谈的是寒食节就要围绕吃来说。现在别说寒食节,连春节人们都快没兴趣了,寒食早已不算什么正规节日,可在宋代,它还曾被列为三大节之一,与冬至、元日(正月初一)并列。

寒食节的食物自然以冷熟食为主,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食物不尽相同,《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漩粥”。寒食吃大麦糖粥,唐宋时极为盛行。《唐六典》记有“寒食麦粥”,《玉烛宝典》也说:“今人寒食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以沃之。”大麦糖粥,先将大麦磨成麦浆,煮熟,再将捣碎的杏仁拌入,冷凝后切成块状,食时浇上糖稀即可。这是杏仁粥的前身,杏仁粥由杏仁研碎与粳米同煮作粥。杏仁能润肺止咳,粳米可补气生津。春天服食杏仁粥,能清润肺燥、生津止咳定喘,可用于防治因春日燥热引起的肺热咳痰。 另外还有,“干粥”也称“糗”,为炒熟的谷粉,食用时加水调成糊状,也可直接食之(今面茶)。杨桐饭,《岁时广记》援引《零陵总记》说,“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杨花粥,《云仙杂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麦糕、乳酪、乳饼,见《东京梦华录》寒食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最盛。这些多在各地已经被人们所忘却,实属遗憾。

隆冬结束春季到来,春季,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时节,是一年四季中气候最为变化无常的季节。人体的整个生理功能在春季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减少能量消耗、保障机体战胜初春寒意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因此说春季适时、适量吃些粥对人体大有裨益,但最好还是食用热粥。传统意义的大麦糖粥,不妨用麦片粥待之,既简便又快捷。

枣糕,见于《遵生八笺》“寒食日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以面裹枣蒸食,谓之枣糕。”“枣糕”又叫“子推饼”,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人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状,用柳条串起来,插于门楣处。现在的枣糕已经很普遍了,传统枣糕在食堂仍有出售,这种传统的枣糕也被创新了。

枣味甘、性平,果肉肥厚,色美味鲜又营养成分高,其健身安躯之功效被国人列为“五果”之一,也是备受西方人青睐的一种果品。枣除了以其丰富的营养健身安躯、补五脏、治虚损、轻身延年外,还具有重要的医疗作用。它因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于抗癌防癌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P对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

2




疾病也大有益处。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齐民要求》记载“环饼一名寒具……以蜜水调水溲面。”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寒食节禁火的风俗虽在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在流行,但馓子这种美食却为后人所青睐。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的馓子最为有名。馓子虽好,但其毕竟是油炸食品,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适量食用。

香椿面筋、柳叶豆腐,据《帝京岁时记胜》记载“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这是两款时味,属尝新的节物。这两道菜品均是今天所说的凉菜,即为适合寒食节食用,另外这两款菜品中的主角都是开春第一野蔬。春天适量食用香椿可以起到消炎解毒、杀虫功效,春食柳芽有利尿、消炎、解毒、退热。透疹等功用。柳芽富含蛋白质,既可食用也可药用,还能泡茶饮甩用于治病时,应在柳未开花之前采摘嫩柳芽,将其洗净切碎煮粥食用,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据《岁时杂记》记载:“寒食以糯米合采箬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寒食煮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姜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姜豉,故名焉。”“去岁腊月糟豚肉挂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在山东邹平,寒食还有一种较独特的食法,家家户户将正月积攒的面食面点磨成粉,合家共食,亦不举火。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是人们欣赏领略生机勃勃春日景象的大好时机。清明踏青习俗由来已久,除踏青外,放风筝、荡秋千、拔河、清明歌会等活动,既健康又适合现在人们的生活。另外,将传统意义的清明插柳升华为植树造林,不失为有意义的活动。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c0dbe7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