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战争与德意志的伤痕文学

时间:2022-06-23 23:59: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们的战争与德意志的伤痕文学

作者:储佩柔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6

要:本文从德国二次大战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伦茨的小说《德语课》出发讨论二战后德国初年的社会问题和对战争反思的态度。

关键词:德国;伤痕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思

作者简介:储佩柔(1997-),女,安徽怀宁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大三本科生,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1

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拿安妮日记和古德伦·希姆莱的日记做比较:两人是同龄人,一个是东躲西藏仍然逃不过悲惨结局的犹太少女,一个是受尽恩宠却因政权垮台饱尝艰辛的纳粹公主。前者的日记如今已被视为代表自由和反抗精神的畅销书,后者却孤零零地躲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的某个角落里无人问津。长大后的古德伦·希姆莱选择了和她的父亲:纳粹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同样的道路——极右,纳粹,反犹。这种荒诞式的悲剧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宿命论色彩,无论是活到战争结束的人还是早早殒命的牺牲者一生无法摆脱战争的烙印,无休止的标签和对人群的划分及定义……战争中存活的孩子们,有的要承受一辈子的心灵枷锁来偿还父辈的罪责,有的像这位纳粹公主一样,出于各种原因继续老一辈人疯狂的道路,还有一些更加边缘化的群体,比如,战场上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娃娃兵,生命之泉育婴房里的那群孩子,生来即被父母抛弃,沐浴在民族社会主义(纳粹主义)的优等待遇下没多久便成为社会的耻辱和弃儿。

伤痕文学和废墟文学的兴起是战后初年必然的结果。一个完全被摧毁的又被分裂的德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忍受饥荒和战胜国的任意宰割。《德语课》的作者伦茨也是战争中的孩子,和他千千万万幸存的同胞们一样,从战争中活过来的人注定要承担起死去的人再也不会有的责任。战败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作为一个东普鲁士人对此感受更深,目睹了苏联红军对德国平民的暴行,还要接受家乡战后被割为他国领土的现实,背井离乡迁徙到西德,在冷战的前沿地带,在恐怖的东西方平衡的格局下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几十年,但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内心的压力,无可抵赎的民族负罪感以及对往日的困惑和恐惧。

《德语课》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写的一个普通故事,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引起很多德国人情感上的共鸣。伦茨不像《德意志零年》的导演一样,非要夸张地通过一个子弑父的扭曲事件来说明德国人的性格弱点和导致战争悲剧的原因。也不像很多书评家所说的那样:是对纳粹迫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677d2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