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01 14:20: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读书笔记

在读这本书前,对于社会认同我是没有太多概念的,但却依然存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与它见面之后便决定要读它。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没有读透这本书。且留下粗浅的认识待日后深入。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顾名思义,即是社会个体对于其所在群体的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塔吉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 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

根据书本开头的说明,建构一种有效的社会认同,比较可行的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在丰富福利渗透方面,鼓励不同群体参与社会慈善和社会公益等彰显社会核心价值的活动,鼓励私人部门提升公共福利,探索建立协调劳资关系的新机制;第二,在意义系统方面,要将主流价值观与群体的感情共鸣、文化归属结合起来。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借助媒体和公众的互动式参与,构筑文化和政治的公共空间,对社会认同再构造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在社会组织方面,坚持社会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促进社团发育的新机制,通过改进社团的运作方式, 丰富社团的活动内容,逐步将社会成员吸纳进各种社团组织,形成一种社会成员认同社团、社团认同国家的认同建构路径。

书本对美、德、日三国社会认同构造之路的历史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让我们得到不同民族国家构造社会认同的一些经验性启示,并从中探寻中国的社会认同改造之路。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乐衷于拿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进行比较,为虽然生长在中国,但我对于美国的自由社会是十分向往的。

美国的社会认同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其稳定性体现在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的基本原则大致维持不变:即利益集团多元化竞争的社会组织方式,分权的、市场导向型的福利渗透方式和竞争性的个人主义。其灵活又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利益集团达成的“竞争性均衡” 、福利渗透内部结构的变化和意义系统内相应的各种对立观念的斗争。其中,利益集团多元化竞争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竞争性的个人主义是我们无法学习的。众多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社会成员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形成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有组织的集团)和社会组织的广泛存在是美国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从草根组织到全国性的组织,从地域性组织到专业性团体,遍布全国各地、活动于不同领域的各种类型的利益集团构成美国社会的基础。这些组织介于政府和民众之间,成为政府机构和民众联系的纽带。这种多元化的结构是“美国社会权利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竞争性而非等级式的社会权利分配方式放在中国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而美国式的竞争性个人主义更是我们无法去效仿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必定有自己的传统。

中国有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但依然是以共产党为主导,权利集中在一个政党手中。从我个人以及身边的亲友来看,当代中国的民主度与自由度仍是有欠缺的。自从建国以来,服务于大一统社会的一元化价值取向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然而,任何社会的变迁都必然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主要是财产所有权)意识形态三个层面的演变。但在中国,虽然经济改革已经遥遥先行,另外两方面的变迁却尚未真正开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极其矛盾的格局:一方面一个


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但另一方面,服务于大一统社会的一元化价值取向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八十年代末以来,与计划经济体制血脉相连的传统意识形态,既无法对改革中形成的社会秩序作合理化解释,也无法消解西方思想观念的大规模传入以及民间文化的悄然兴起所带来的重大压力。正统意识形态无法约束全社会,深刻的全社会精神危机由此发生。改革的重大失误,仅在于忽视了社会公正,以至于无法有效地扼制权力市场化趋势下的贪污腐败;还在于意识形态变革严重滞后,结果留下了巨大的精神空白地带。由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社会现象,不少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都有一种理想幻灭感,也往往有一种共同的被剥夺的感受,即他们被排斥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之外。这也导致了当代中国正面临着社会认同危机。党员尤其是很多年轻党员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并不那么坚定,这对他们工作表现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甚至助长了腐败现象。腐败又使民众的社会认同下降,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回过头来看一下两国的福利渗透方式。美国的福利渗透方式是分权式的,并包含联邦政府以下各级公共开支之类的内容。同时,美国的福利渗透方式还是市场导向的,具有很大的自由主义特点:即国家保留着基本的、有限的普救主义制度,而由市场去主导社会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福利需求。换言之,公共福利的责任范围较窄。政府通过经济调查式的社会救助、少量的普救式转移支付或作用有限的社会保险计划为低收入者提供数额较低的社会救助。同时,政府运用消极和积极的手段促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消极手段是保证最低限度的给付,极手段则是对私人部门福利计划予以补贴。从政府的角色的角度看,美国的福利渗透方式也可以称之为“补缺型”的福利渗透。这意味着只有当家庭或市场运作失灵时,国家才会承担起责任。国家试图将其福利渗透别的责任限定在少数应该得到帮助的社会群体范围内。这种制度意味着政府必须维持较高而稳定的就业水平,并且公共部门要提供一系列普遍的社会服务,还应该有一个建立在收入或财产调查基础之上的援助措施的“安全网”,以满足特殊需要和减少贫困。这一系列的模式在中国似乎并不适用。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成长阶段,让中国的市场主导福利不太现实。其次,中国的就业水平并不高。基于这两点,可以看出美国的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当今中国已经做了一些工作:第一,制订了具有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第二,实施城乡平衡发展战略以缩小城乡差距;三,通过税收制度缩小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第四,不断建立、发展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此外,这方面的政策举措还包括:推动社会各类慈善组织的发展,鼓励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改革工资制度,加强对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等。所有这些改革,都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个福利渗透的政策框架,并且改进了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对福利渗透体系的认同。

经过对两国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福利渗透方式的比较,在反观两国的社会认同现状,不难发现中国的新时期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没有完全能够依据的现成经验。我们需要尊重中国自己的实际经验,而我们以往的经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反映眼前的现实了。

目前的我只能对此多做了解,希望中国的社会认同之路可以越来越越顺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4b11ec551810a6f52486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