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认识上正确理解和运用内涵

时间:2024-03-15 18:18: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和”字认识上正确理解和运用内涵

和之一字为天底下最为宝贵之字,和之一理为天底下最为正确之理。和内涵之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简直无与伦比。



字的读音就有: huó huò huonng(青岛胶南黄岛方言)八种。和,可以是连词(如同、跟),也可以是介词(如向、与)。其字面简单的字义就有十多种,但我最喜欢它的平稳、均衡、和缓、协调、混合、回应、响应、和解、媾和、相安、平息事端、不分胜负等字义。



容纳百川,包罗万象,涵盖了宇宙、人生、世界、自然的一切定律。和谐是天底下人们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均以和为天然,以和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和是一种生存之理,和是一种生发之力,和是宇宙间的一种固定法则,和为真,和为美,和为善,和为贵。和是集儒、道、释于一身的最公道最正统的定律。



可以解除天下万般仇恨,忍天下难忍之事,容天下难容之情。和理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一部修正人身心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法理,也是宇宙间相生相克相安的一部亘古不变的真理。儒释的精义里只讲一个和字,而道家表面虽主讲一个清字,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真谛完全就在讲一个和字。



是一种力,一种平衡,一种公道,一种正义,一种定律。和包含了理解、尊重、团结、友谊;和包括了融合、接纳、包容、忍让、克制,和最可贵之真义还在相安、平息事端、不分胜负、不损害其它各方、且与其它事物共荣,这是一种极真极善极美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文化观念。



哲学概念在《周易》中早有体现,老子、孔子、王阳明等对这个概念都有独到的见解和阐释。的思想提出以后,《诗经》是周代和谐文化的典型,不乏和谐的因素。《周易》也包括和,一直到春秋之时孔子讲仁(仁者爱人),一直到《孟子》把提到更高的层次。道家也是讲,老子无为,讲天和,讲盈虚消长等都是和的精髓。庄子讲天和人和,一天和,所以中国古代之一理一直延续至今。



这些学说不外乎天道以和的规律创造出万物,万物又因循着自然之序,即因天之序。如天下邦国要想繁荣昌盛、稳定和谐,也就必须遵循中正、仁和、圆通之伟大的和理。



而《皇帝内经》中和的哲学意义讲得更甚更彻底,该书以皇帝与岐伯的对话为线索,写成了中华千万年的医学养生宝典。其中鲜明地提出了五行学说,指出人的五脏六腑按照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生相克的道理,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于人体,最终为达到一个和——怡养天年的境界,将一个和字讲得淋漓尽致,所以又有人说《皇帝内经》是一门仁术。其中讲到了天人合一,因天之序;讲到了阴阳和合,医易同源,无一不是和的精髓,和的真谛。






意味着接受和包容不同的人和事物,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和消弭不同或者异类,当然也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也就是说在融合转化过程中有些组成元素的比例要进行调整。有时会根据目标和范围的不同舍弃一些东西,也就是一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和称之为拿来主义。



我们可以把和看作化学反应里各种元素的分解、化合、沉淀、融合、转化的过程;又可以比作我们现代数学里表示座标的XY轴,它们虽相互独立,但却能表述平面上点的运动轨迹;和又有點像厨师做菜、烹制美食,用主料、辅料、调料,根据不同食客需要,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和烹制程序掌握不同的火候,通过融合、转化,烹制出适合人们的美味佳肴。所谓融合、转化、协调、共荣也就是和的精髓,和的灵魂。



天地万物变化万端而形成万事万物的道体,万事万物又各自虚静笃定,是为保持太和元气。太和是指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均可以按和的规律相互融合为一体,而且能够互相敬重,互不损害对方,融洽共处,合作共赢,相得益彰。



太和的最高境界,这一点,在周易的乾卦解释《彖传》中阐释道:伟大啊,乾卦。万物依赖它而初生,它是统帅万物的的根源。光辉灿烂的太阳反复运动,乾卦各爻由此按照不同的时位组成,恰如六条龙简练的驾驭自然太和会永远给世界、人类、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一个人如果达到了天地境界,也就达到了太和的境界。



西方心里学中的情绪、性格、气质、人格是独立存在的人的属性。而和谐心理学则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人在调节激素平衡时的整个身体的外部反应,总是随着人体激素平衡的变化而不停的变化。也就是一个调和平衡的过程。



当人体的激素保持平衡状态时,人就会处于喜乐、安详、宁静、心旷神怡等状态,人就会有愉悦的情绪、温柔耐心的性格,豁达大度的气质;当人体激素严重失衡时,人就会流露出各种不愉快不舒畅的情绪、倔强粗暴不合作的性格。



和谐心理学还认为人体内部的疾病是由人体激素失衡导致的,情绪是人体激素失衡的外部信号。压力、疼痛是人体激素失衡的内部信号。人生幸福健康与否,决定于其是否运用合适有效的方法调节体内激素以达到平衡。如果人能长时间保持和达到激素平衡的状态,人就会有幸福感,有健康心态,就会热爱生活,具备良好的人生态度。



由此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的平和程度,完全可能影响到人体激素的平衡与失衡,而这种不平衡即失衡就可以说是病。这与《皇帝内经》所讲病由心生,病由心解”“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医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在汉语里面是中和之医,阴阳失衡,或者阴阳不平衡,那么就是病。这也是易经中讲究阴阳平衡,即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的中和之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炎黄子孙古时已能明白和为非常之道,伏羲




深得得和之要义,所以能成为中华文明的始祖。司马迁在《黄帝百记》里面也提出了深远以和,八年出借,这些记载就是中华文化里对的记载的精要。



禅宗佛教讲的涅磐境界,讲的禅经,就是一种身心合一,心境绝对的宁静,绝对的平衡这种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和的境界。儒家讲人人之和人和社会之和仁者爱人,这些都是讲两个人以上的和,叫和谐;道家讲天人和谐即天和人的和谐,而天人和谐,包括天与人、人与人,又叫一天和谐,讲究人和自然的和谐;而禅宗讲的是人内心的和谐,而人内心的和谐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心和谐三和的基础。人内心不和谐,其他和谐怎么谈起呢?所以世界之和,人心之和,中国文化的精神之和是完全一致的。这也与禅宗讲的缘和合六缘和合有通之处。



又取中和、和谐之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天地人和则将人置于天地之间,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境界!



那我们要追求的和谐究竟应该是什么境界呢?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和谐中的统一是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统一,不是相安无事、互不影响、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统一。和谐中的相同是相同相成、共同发展,不是相同相毁、同归于尽。和谐中的不同是相辅相成、互助合作的不同,不是相异相毁、相互损害的不同。和谐中包含的对立是相反相成、互促互补的对立,不是相反相毁、相互倾轧的对立。和谐不是要取消对立,是要求放弃破坏和谐的对立。



只有在认识上正确理解和运用和谐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同世界。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如大海容纳百川,如大海博大精深。为天下最为宝贵之字,之一理为天底下最为正确之理。会永远给世界、人民、自然带来生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94b868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