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通过诵读,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主要理解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 3、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及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孤独感和彷徨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主要理解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及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孤独感和彷徨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品读鉴赏法 诵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 讲授新课: 一.徜徉雨巷,反复诵读 (一)听《雨巷》朗诵,掌握字词。 彳亍(chì chù):慢慢地走,走走停停。 颓圮(tuí pǐ):颓败,毁坏。 太息:叹息。 (二)体会文章感情基调。 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感情基调)。 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二.走进作者——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雨巷》教案— 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三.品味意象 (一)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 明确: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我、姑娘。 (补充知识:意象和意境 目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营造氛围。 形象:具体的事、物。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二)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1. 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2.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花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四、体会诗人情感 诗人为什么会这样低沉幽怨? 1.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常常被当作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性格的忧郁 ②《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虽然有些事可能是偶然的,但应该有必然因素在内。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松江,在孤《雨巷》教案— 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时代的忧郁 ③匿居松江期间,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满溢着自卑感,给本来甜蜜的初恋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没有真诚的理解,爱情之花注定要枯萎,他终于与恋人分手了。——爱情的忧郁 五、作业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等条件的差异,对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尽力展开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诗言志,歌咏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明确: A.政治诗(姑娘=我) 执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可走。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灭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却始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姑娘,因此我们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为凭借,将它理解为一曲表达理想哀歌的政治诗。 情绪:苦闷、彷徨 基调:困惑、幻灭 B.看成爱情诗未尝不可(姑娘=姑娘) 情绪:失恋 基调:哀怨 C.看成哲理诗也有道理(姑娘=理想) 情绪:可望而不可即 基调:无奈 因此,对于诗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 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的经历一定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因此,这首诗应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知人论诗”应成为诗歌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附板书: 《雨巷》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d3b16858fafab069dc02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