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还是“勤能补拙”?

时间:2022-08-21 07:14: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扬长避短还是勤能补拙

作者:蔡真妮

来源:《中华家教》2015年第01

经济学上有个木桶效应理论:决定一个木桶的盛水量的多少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许多家长把这个理论套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以期把他的短处拉长让孩子这只木桶能够装最大量的水。

木桶效应理论适用于团队合作和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是由最慢的那个环节或部门决定的,提高了该环节的效率就提高了整体效率。但这个理论并不适用于孩子的培养。因为一个人并不需要在所有的领域都出色,也不需要拥有所有的性格优点,他只要在一个方面出类拔萃就足够了。以己所长去选择职业,既能轻松地做出成就,自己也会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我认识一个母亲,她读过很多育儿书,对教育孩子有理有据也全力以赴。她的儿子比较内向木讷,不善言辞,母亲从小送他去学演讲、学表演、参加人际交流课程等。她这么做的理论根据就是上面讲的木桶效应,她说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不要因为内向的性格影响了将来的自我表现和人际关系。

几年下来,孩子上了初中,母亲的刻意培养不仅没有让孩子变得开朗,孩子的性格反而更内向了;和人交谈时眼光游移,十分敏感,能不讲话就不开口,毫无他母亲满心希望的开朗健谈的样子。其实这个孩子心灵手巧,他组装汽车模型时能够聚精会神地做好几个小时,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事情。初中时刚接触化学知识,他自己对照书搭起来的简易实验装备有模有样,参加学校的科学展览被评上了年级第一。他好静不好动,不爱热闹,只愿闷在家里捣鼓东西。他妈妈软硬兼施地逼他出去和朋友玩,也经常在家里聚会请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他都会跟着参加,但是都没有什么热情,只有别人和他谈起组装某样东西时,他才会眼睛发亮地说个不停。 看到这个孩子,我就觉得他妈妈的功夫下错了地方。她偏重于弥补孩子性格中的短处,让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如果竭力地与自己的天性较劲,孩子渐渐地就会失去自信和自我认同感。以自己所短去搏人所长,挫折感在所难免。

如果这个妈妈把眼光放到儿子的长处上,让孩子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他喜欢做又有能力做好的地方,那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发明家或者科学家,而孩子也会比现在更加自信和快乐。 乒乓球前女子世界冠军焦志敏的儿子十八岁获得了全美业余高尔夫球赛的冠军,是此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焦志敏的韩国老公安宰亨以前也是乒乓球国手,退役后一直做乒乓球教练,他们的儿子没有打乒乓球而去学了高尔夫,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焦志敏解释孩子没有学乒乓球的原因时说:我很了解我的孩子,从小他不是很灵活,这对他打乒乓球不是优势,但是他很稳重,他站得稳、手稳、心也稳,而这恰恰是高尔夫选手需要的特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2f203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