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不经历风雪,无以识英才.doc

时间:2022-04-09 03:03: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末,一场冬雪后学校的停课,让正在读高二的小明不用早起上学,在舒适的家中享受温暖的空调。对此,小明家里的长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爷爷认为,下雪就放假,孩子不能接受风雪的磨砺,这是被惯坏的一代;妈妈认为,学校这么做是保护学生安全,属暖心之举;爸爸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需用苦力的时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

小明把家中长辈们的争论发到班级群里,引发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长辈或同龄人,也可以向其他相关方面,表达自已的观点和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不经历风雪,无以识英才

——致校领导的一封信

亲爱的校领导: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高二的学生,小明。一场冬雪的停课,让我能够不用早起上学,在舒适的家中享受温暖的空调,学校出于学生人身安全考虑的暖心之举,让我感受到了校领导对我们学生的关爱以及校园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能够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并接受熏陶,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然而,仅仅因一场冬雪就停止课程,是否有些小题大作、过于低估我们的学习热忱和抗风雪能力了呢?毕竟,不经历风雪,无以识英才。

“路不险,则无以知良马;任不重,则无以识英才。”诚哉斯言,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固然是对我们的考验,但接受风雪的磨砺对我们的成长而言何尝不是好事?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先人仰之弥高,我们又怎可因为区区一场风雪就废止学习?“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唯有知识是终身的财富。君不见,古有囊莹映雪照亮先人读书坦途,今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峥峥誓言犹响耳畔。舒适的家、温暖的空调的确带来一时的享受与快感,但却会成为读书之路的绊脚石,“糖衣炮弹”会磨蚀我们的进取之心,混灭我们不屈的灵魂。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今天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昔日杜野老笔下的“广厦千万间”早己成为现实,现代科技走进校园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我们面临的压力更多的来自于同龄人的竞争、父母的期待、自己对于前路的茫然,等等。这次的冬雪只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个小小考验,倘若我们将其作为不学习的借口,解怠了学业,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我们心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济世情怀,冬雪也好、夏雷也罢,都无法成为我们奔赴知识殿堂路上的拦路虎。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冬雪停课事件一方面也许会造成某种程度对学习的懈怠,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敲响了坚定理想信念的警钟。我们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脆弱,身处和平时代,我们更懂得知识的珍贵和奋斗的价值。且将轰轰的雷声当作梦想的礼炮,头顶的风雪当作加冕的桂冠。三更有梦书作枕,莫负今朝少年名!


谢谢您阅读我的来信,希望我的肺腑之言能给您一些启示。 此致 敬礼!

学生小明

2019317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任务很明确,“假如你是小明”,要求以小明的身份写作,其他任何人或者没有角色限定的人物,都不符合题目要求;“向长辈或同龄人”界定了言说对象,要“目中有人”,不能自说自话,面对“长辈或其他有关方面”,要有正名意识,充分阐释一代人的感受和见解,要做到语气委婉,体现商榷与对话感,语气不能生硬或者武断,更不能出现训斥性的语言,面对“同龄人”,要有感召意识,由表及里地去阐释这一代人特殊的时代考验和磨砺,打开一代人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语言真挚而有号召力,向“其他相关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也应明确写作对象;“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偏向说理阐释类文章。然后分析材料,材料中由冬雪放假引发了家里不同长辈的看法,涉及三个人、两代长辈的观点。爷爷质疑这种做法,认为没有风雪的磨砺,这一代是被惯坏的一代,缺少应有的身心素质,他否定学校的做法。妈妈的话语其实委婉否定了爷爷的看法,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暖心之举”爸爸的表态实际上是兼容了前二者的说法,“绝不只是”并未完全否定“爷爷”的认识,但“无需用苦力”强调了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际遇,面临着不一样的磨砺和考验,把思考引向深入,具有思辨性和探究性。从三者关注的焦点看,爷爷、妈妈主要是围绕着雪后学校放假这一表层事件进行评价,但爸爸的话则将问题延伸到“这一代人该接受怎样的磨砺才能顺应时代的挑战”“这一代人应该如何成长”这样具有思辨性、探究性的问题上,逼问的是这一代人的自我认知与时代感受。所以,本题不能仅就“学校放假”这件事的是与非进行议论,而要从下雪放假这件事上谈新一代人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磨砺和挑战有着怎样的认识,怎样证明自我,在给出这一代人判断的同时,要阐释“这一代人如何看待‘风雪磨砺’又面临着哪些新的磨砺与考验”本题可以引发多种思考,只要紧扣中心,结合时代,切合要求,都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最后分析文章的行为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种磨砺对人成长的意义;最后回扣论点并总结全文。安排结构时要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参考立意:

磨砺不止眼前的风雪,真正的挑战是智慧的比拼、能力的较量;认清时代要求,勇于接受挑战;顺应时代要求,吃苦也有新方式;应有健康体魄,更需砥砺精神。 素材:

树要成材,需要园丁的修剪;玉要成器,需要工匠打磨;青春,同样需要雕琢,才会绽放绚丽的光彩。

在成为一个成名艺人的背后,都站着成千上百个梦想破碎的人。成都男孩马雪阳因参加2007年的“快乐男声”踏进娱乐圈,前往韩国进行长达半年之久的学习,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晚上8点到12点的舞蹈训练才是最难熬的,回到住所,连澡都不想洗,倒头便睡。”魔鬼般的练习成就了他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形象。青春的剧目,没有彩排,唯有勇敢接受斧凿的雕琢,才能成大器。

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学校停课是繁华盛世给予新青年的包容与理解,但绝不能成为学生自我松懈的理由。在家复习才是这种意外假期的正确攻。小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


素质和意志,既扫屋又能扫天下。当代青年应锻炼顽强的意志,在小事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每个青少年凝魂聚气,共同为中国社会建设增砖加瓦,中国梦才不是画饼充饥,社会主义才不是空中楼阁。

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在假期中因短暂的快乐而忘记自己的心之所向,应该是长辈们最担忧我们的一点,的确,养成一个好习惯据说要二十一天,但形成一个坏习惯却是一念之间。形形色色的诱惑总是让本就心智不齐的青少年乐不归蜀,因此,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自觉抵制或大或小的诱惑不至乱花渐欲迷人眼,如此才能“一日看尽长安花。爸爸所说的考验,应该也在于此吧。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ba96b7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