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20xx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了清明节法定假日三天,20xx年,清明节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足见国家对清明节敬老爱老孝老和祭祀祖先风俗的重视程度。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永久不衰。在古代,清明节远不如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20xx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现在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与寒食节息息相关 所以,有必要说说寒食节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它又名“禁烟节”、“冷节”。 晋源地区,乃至太原市民间都把这一天叫“百五节”,俗称“一百五”,一直沿袭至今 。“一百五”是冬至后第105天。人们要禁烟火、吃冷食,以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与哀思。 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 源自于一个“割肉啖君”忠臣事君的美丽传说故事。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她儿子奚齐继位,设计害死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流亡他国。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他逃亡的臣子,大多各奔前程,自谋出路去了,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有一天,重耳饿的晕了过去,始终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烤熟给他吃,令重耳深受感动。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当上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割肉啖君的介子推。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尽是小人,便背着老母躲进界休的绵山。介子推手下的人打抱不平,于是,在宫门上贴了一张无名帖,上面写着:“有一条龙,奔西逃东;好几条蛇,帮他成功。龙飞上天,蛇钻进了洞;剩下一条,流落山中。”晋文公看了,恍然大悟,赶紧派人找介子推,后又亲自到绵山找,介子推拒而不见。为让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烧山,然而直到最后,介子推也没出来。等火灭了,人们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柳树旁,柳树树洞里还有一封写给重耳的信,希望重耳亲政清廉,体恤百姓。重耳万分悲痛,将介子推母子后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把界休县改为介休县。下令以后每到介子推的忌日,全国禁烟火、吃寒食,以示纪念。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扫墓: 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尽思时之敬”。我们要教育后辈儿孙祭祀先祖,不忘祖宗恩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做到“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前面说到,隋唐时将寒食节和清明节融合为一个节过,那扫墓也分开来说,一百五上的是新坟,一百五上新坟时,一并把旧坟都上了。 一百五和清明之间的这一天,晋祠、晋源、金胜、义井把这一天叫圪夹日,而姚村往南到清徐叫清明(方言读mi)圪拉,这天一般不上坟。清明当天,人们上的是旧坟,凡过了三年的新坟都在这一天。中午之前结束。是日,家族或家人相伴而行,有步行的,有骑车的,大部分是乘车前往的,他们携带火锅、饺子、各色凉碟和各类祭品、纸钱、鲜花。上坟时要上香、烧纸钱、敬酒、放鞭炮、跪拜,祈求祖宗保佑个人和家里幸福平安,四季发财。还必须带上铁锹,给老祖宗上坟添土,整理坟墓。以此来彰显家族兴旺、富有和后辈子孙的孝心。如若不上坟添土,外人觉得这家后继无人。 百五动土: 农村叫动土,官话叫“奠基”。农村有个风俗习惯,谁家要在当年建新房,或是在新建的院落安茅子(厕所),必须在一百五这天,施工的地方挖上几铁锹,桌上摆祭祀供品,并燃放鞭炮,请神祇保佑施工安全,吉祥如意。拆旧房时,也要在这天搬上几块房檐砖,以示动土。 荡秋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7e896d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