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诸葛亮散文

时间:2023-04-24 21:30: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代宗师诸葛亮散文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据文献记载,孔明好为《梁父吟》,说的也许就是这首诗吧。此刻,我们似乎听到诸葛亮早晚吟诵《梁父吟》的朗朗读诗声,和一个绝世隐士缘自内功的长啸,如排山倒海般响彻三国云霄。倾听这首来自千古的悠悠余音,我们就尝试着走进一代宗师诸葛亮的少年时代。

在后人的印象中,诸葛亮无疑是个人格高尚,聪明绝顶的一代宗师。有关他的传说始于三国时期刘备的“三顾茅庐”。我以为三国自从出现了诸葛亮,才显得特别得好看,诸葛亮之后的三国是司马懿的天下。然而,令我好奇的不是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以及之后位及蜀国丞相时,为蜀国所立下的丰功伟绩,我更好奇于诸葛在未出隆中之前或者是他迁居隆中之前,拜谁为师?学的是哪门哪派?又经过何人熏陶?玩味这一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件不错的心理体验。

对于诸葛亮的少年经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告诉不了我们多少有用的东西。历史在这一方面,也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我们有把握的只是,孔明少年丧父,兄弟三人跟随叔叔诸葛玄投奔袁术,之后移居襄阳城外一个叫隆中的山野乡村。他在那里“躬耕垄亩”长达数十年,这十年是他增长智慧、形成人格及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但是世人都不大相信他的真才实学,只有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少数几个挚友确定他是千古奇才。特别是水镜先生司马徽高度评价诸葛亮,说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但是,孔明并不曾得到当地社会名流的认可,要不然,依曹操的个性,死活也要弄到手。徐庶就是一个先例,徐庶本是刘备帐下军师,打败曹仁后,曹操爱惜其才智,略施小计就将徐庶从刘备的身边骗走。所以,孔明的智慧在于大隐隐于市,他高卧隆中,如闲云野鹤,潇洒超然,喜好驾舟游于江河,或访僧侣游于山岭,或邀朋友坐于村落,或携棋琴坐于山洞,这就难怪时人以为山野村夫,而不知其怀经天纬地之才了。所以,他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游山玩水,实际上,诸葛亮却一直胸怀大志,静观天下巨变。弱冠之年的诸葛亮对人主是有选择性的,在他的眼里,也许韬光养晦的刘玄德正是他的最佳人选,他的出山只是在等待最佳的时机,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迟迟显露真身。


孔明的性格似乎与刘备倒有几番相似,两人都是志向高远,且十分隐晦。孔明高卧隆中,蓄势待发,志在铺佐心中倾慕的明主,梦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就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才抛出惊世骇俗的《隆中对》。我们不难想象这位千年不遇的旷世奇才,在他未出隆中前脱口而出的千古绝唱,专门为刘备一个人作的演讲。

《隆中对》中所涵盖的高深智慧,可超古人,后无来者。通过《隆中对》我们似乎看见他一双清澈的慧眼刹那间已超越时空,将用武之地荆州和天府之国益州,在谈笑之间,就划入刘备的囊中,并以此为基点,敞开丰富的想象,在他的蓝图中,三国鼎立近在咫尺,之后北伐魏国,东征东吴,将三国一统的完美收官当作他囊括天下棋局中的最后一个官子。难怪世人用“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来高度评价诸葛亮的《隆中对》。我以为《隆中对》更像是孔明的一个预言,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预言家和他先知先感的敏锐。正是由于刘备对《隆中对》的信服,才委孔明以重任,刘备甚至相信,得孔明则天下指日可定。 由于《三国演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我们不得不信服孔明的神机妙算和处处高人一筹的超凡智慧。经过代代相传,将孔明美化为一代完人。那么,孔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让世世代代的'人都愿意相信他的神奇,甚至把他神化为一个能够呼风唤雨,事事未卜先知的神仙道士呢?

我们姑且可以暂时抛开罗贯中的定式,换一种视角来剖析诸葛亮的一生,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以为孔明之所以选择刘备为人主,而不是选择实力强大的曹操,或者是退而求其次的孙权,那是因为孔明断定刘备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当时的刘备,手无寸土,兵少将寡,刚刚失去徐州,碍于曹操虎威,走投无路,不得已寄居荆州刘表之处,下一步该往哪里挪?刘备及其团队成员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可见,当时的刘备所领导的是一个小型公司,资金缺乏,前景堪忧,手下几个业务骨干有勇无谋,很难进一步拓展新业务,所以刘备急需高级人才,为他的团队出谋献策,指明方向。可以预见,孔明的加入,必定要得到刘备的重视而一展才华。而当时的曹操,兵甲威振,简直就是中字号的大公司,其麾下人才济济,人满为患,由此可见,他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即便被录用,也不可能立马得到曹操的重用。

果不其然,孔明加入刘备集团之后,立即晋升为公司二把手。然而在关羽和张飞的眼里,诸葛亮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不服他寸功未立就晋升为公司高管也在常理之中。关键的问题是,他需要尽快建功立业。很快机会来了,他用一个“火烧博望坡”就将曹操的先锋夏侯惇烧得片甲不留,显现其非凡的指挥才能,接着“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为刘备争取到荆州宝地,从而巩固其在刘氏集团之高管职位。

但是,孔明在用人方面存在致命的弱点,特别是安排马谡驻守街亭一事。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虽然有些才能,但长期以来只是“高参”一职,从未担当主将。马谡精于战略,拙于战术,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而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92540a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