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 (质控类) 一、判断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 18.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19. 湿沉降采样器的设置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置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 20. 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 21. 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置,其精度应高子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 22.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d后进行。( ) 24. 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 25. 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 26.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0.5-1.5 m之间。( ) 2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 ) 28.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 29.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司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 30.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 3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 32. 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 33. 水样pH、溶解氧、 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 34.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35.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 36. 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 37.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 38. 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 39.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 40. 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 41.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 42. 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 43.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 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 45.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置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置信水平取得大,置信区间也大,因此置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 46.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 47.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 48.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 49. 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 50.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 二、单项选择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 A 长期 B 十年 C 五年 D 三年 2.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 A 质量评审 B 管理评审 C 质量审核 D 合同评审 3. 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 A p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 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4. 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5.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 A 水量 B pH C 电导率 D 氟化物 E 浊度 6. 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 7 B 10 C 15 D 3 7.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 )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 3 B 4 C 5 D 6 8. 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 A 向上 B 向下 C 不分上下 9. 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 )级。 A 1~6 B 1~5 C 0~6 D 0~5 10.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上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置( )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 15 B 30 C 1 D 5 11.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 )m/s时停止测量。 A 4.5 B 5.0 C 5.5 D 6.0 12.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 A 毫克 B 克 C 千克 D 斤 13. 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 )标签代表准用。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14. 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 )采样,采样既应位于( )方向,( )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A 后部,下游,逆流 B 前部,上游,逆流 C 前部,下游,顺流 D 前部,下游,逆流 15. 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 )表示。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相对标准偏差 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如是稳态噪声,则采取( )min的等效声级。 A 1 B 2 C 3 D 5 17. 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吸收瓶吸收效率测定大于( )%为符合要求。 A 80 B 85 C 90 D 95 1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 )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lm的位置。 A 1.0 B 1.2 C 1.5 D 2.0 1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一般企业和水泥厂生产工况应分别达到设计规模的( )%和 ( )%。 A 90,85 B 85,80 C 70,75 D 75,80 20.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 )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A 精密度 B 准确度 C 灵敏度 D 检出限 21.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 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B 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C 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 D 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22. 近似数运算中,18.3+1.454 6+0.877等于( )。 A 20.6 B 20.63 C 20.632 D 20.6316 23. 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 )。 A 对角线法 B梅花点法 C 棋盘式法 D 蛇形法 24. 废水监测时,需要单独定量采样的是( )。 A 悬浮物 B 挥发酚 C 氨氮 D 生化需氧量 25. 《 固定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中规定,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h,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标准偏差不超过( )%,原曲线可继续使用。 A 5 B 10 C 15 D 20 26. 为减少随机误差,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可用增加( )。 A 样品用量 B样品数量 C 测定次数 D 标准溶液浓度 27. 正态分布的总体偏差σ越大,数据( ),正态分布曲线越平宽。 A越分散 B越集中 C 不变 28. 平行样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 灵敏度 29. ( )表示极差。 A绝对偏差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 B 平均偏差与测量均值的比值 C 一组测量值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D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30. 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31. 随机误差又称( )或不可测误差。 A 偶然误差 B 粗差 C 可测误差 D 恒定误差 32. 如一声压级为70 dB,另一声压级为50 dB,则总声压级为( )dB。 A.70 B.73 C.90 D.120 33. 蒸馏水中含有待测物质,造成的监测结果误差是( )。 A、系统误差 B、过失误差 C、随机误差 D、偶然误差 34. 测定某化工厂无组织排放氯气,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界外设四个监控点,四个监控点监测结果分别为0.5mg/m3、0.4mg/m3 、0.4mg/m3 、0.3mg/m3 (上风向氯气浓度0.1mg/m3),则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为( )。 A、 0.3mg/m3 B、 0.4mg/m3 C、0.5mg/m3 D无法计算 35. 废水中一类污染物采样点设置在( )。 A、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B、排污单位的总排口 C、车间处理设施入口 36. 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称为( )。 A、瞬时水样 B、混合水样 C、综合水样 D、平均水样 37. 在环境监测中,对监测结果应达到的要求是:( ) A. 可靠性、可比性、正确性、权威性、精密性、法律性、准确性 B. 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权威性、法律性 C. 正确性、等效性、可代替性、代表性、准确性、权威性、精密性 D. 权威性、精密性、法律性、完整性、等效性、可代替性、代表性 38. 空气中的二次污染物多半是呈( )状态存在。 A.蒸汽 B.气溶胶 C.颗粒物 39.设备是否满足检测要求的依据是( )。 A 作业指导书 B 标准规范 C 评审准则 40. 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应选用( )。 A.一般酸式 B. 一般碱式 C.棕色酸式 D. 棕色碱式 41.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 )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 B. 非吸收光的影响 C. 非单色光的影响 D. 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 42. 通常pH值小于( )的大气降水为酸雨。 A、7.0 B、5.6 C、4.8 D、6.5 4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判断工作中的失误 B 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 C 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提高数据可比性 44. ( )为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样品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不同条件指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等。 A 平行性 B 重复性 C 再现性 45. 新建、改建、扩建后的辐射体,投入使用后的( )提交监测报告。 A 半年内 B一年内 C 三个月内 D一个月内 46. 准确度、精密度指标常用( )表示。 A. 偏倚、灵敏度、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均值标准偏差(标准误)、系统误差 C.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加标回收率 D. 加标回收率、随机误差、偏倚 47. 校准曲线的特征指标是( )。 A. 回归方程、精密度、斜率(灵敏度)(b)线性相关 B. 截距(a)、斜率(灵敏度)(b)剩余标准差(SE)、线性相关系数(Sr) C. 精密度、线性相关、斜率(灵敏度)(b)、剩余标准差(E) D. 截距(a)、斜率(灵敏度)(b)、回归方程、精密度 48. 在气相色谱谱图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 A.保留值 B. 分配系数 C. 扩散速度 D. 分配比 E.理论塔板数 49. 衡量实验室内测试数据的主要质量指标是:( )。 A. 准确度、精密度 B. 灵敏度、准确度 C. 精密度、偏倚 D. 灵敏度、系统误差 50. 校准曲线的斜率通常不随( )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 A.环境温度 B.试剂批号 C.试剂的储存时间 D.标准溶液浓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f1a7ef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