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春夜别友人赏析苏教选修1

时间:2022-10-21 22:1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春夜别友人赏析苏教选修1



高中语文春夜别友人赏析苏教

选修1






高中语文春夜别友人赏析苏教选修1

高中语文春夜别友人赏析苏教选修1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他的律诗较少,但如《晚次乐乡县》《渡荆门望楚》《春夜别友人》《送魏大从军》等五律,音节浏亮、风格雄浑。显示出近体诗趋向成熟时期的特色和刚健有力的诗风.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但他在大力反对颓风的同时,忽视了六朝诗人长期积累的艺术验。其诗往往质朴有余而文采不足,有些诗篇语言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陈子昂亦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前驱者。他的散文虽仍夹杂部分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古文,改变了唐初文风,但其散文成就不及诗歌.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明弘治年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较多。今人徐鹏校点的《陈子昂集》比较完备.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赏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首联用对起格,不但语言富有对称美,而且使得眼前景物形象鲜明,在对比中显出色彩美.银烛,晶莹洁白的蜡烛.金樽,容酒杯华贵,考究。绮筵,华美的筵席。这一联用词比较华丽,目的在于通过对宴会隆重热闹场面的由衷赞美,来烘托出友情的深厚.

华美的筵席固然令人兴奋,但它是为送行而设,所以不免又笼罩上一层离别气氛,使在座的人于欢声笑语之外渐渐产生惆怅与伤感之意。“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一联,即景传情.承首联而引出寓别的主题。这一联从谢眺《离夜》诗的“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二句化出,但比谢诗更显得出语自然和意境深远,确切地表达出此时此地惜别的情景。

第三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把笔触从室内移向户外,描写夜空的景色。诗人为什么这样变换描写角度呢?原来这里并不是泛泛写景,而是借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来进一步映衬别情.长河没晓天,指银河消失在曙色之中。这一联好象专写夜空,实则关合夜宴。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晚延续到拂晓,时间在悄悄逝去,月亮已隐没到高树之后,银河也消失在曙色之中了,人却没有散去。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的含蓄手法,比正面抒写离情更加耐人寻味。

篇末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问句作结。悠悠,遥远,洛阳道,通往洛阳的路。这两句说;此去洛阳的道路十分遥远,这一分手,谁能预期到何年何月才能见面呢?这个结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沉郁厚重之美。全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此行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在《春夜别友人》的第二首中,他就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f414e8c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