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 作者:姚娟 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11期 2020年,我国出版了《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我国首次研制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指南,适用于健康的3~6岁学龄前儿童。 《指南》中提到对于学龄前儿童运动的指导原则。①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应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包括行走、跑步、跳跃、投掷和踢等基本动作。②运动的选择应满足多样性。多种目标、多种环境、多种形式、多种强度,以满足身体生理活动要求。 运动多长时间合适呢?《指南》建议每天累计运动时间至少达到180分钟,每天户外活动至少120分钟。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的时间不少于60分钟。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我们可以从孩子运动中呼吸和语速的变化,进行简易判断。中等强度运动时,儿童呼吸比较急促,运动中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达长句;高强度运动时,呼吸急促、费力,不能言语交谈。同时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每天看屏幕累计时间不超过60分钟。研究表明,学龄前期儿童久坐和超重、肥胖发生率呈正相关,已经成为儿童超重、肥胖的高危因素。对于原本就不活跃或体质较弱的儿童,建议循序渐进开始运动。 具体的运动选择分为日常活动和玩耍类游戏。前者如用筷子吃饭、系鞋带、穿衣服等,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一些小物品、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和自己的物品等:选择积极的交通方式如步行、上下楼梯、骑车等。 玩耍类游戏中家长的行为引导极其重要。家长要多和儿童一起进行亲子运动,培养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目标的游戏。①移动类游戏:障碍跑、跳房子、跳绳、爬绳杆、骑脚踏车、骑滑板车等;②姿势控制类游戏:金鸡独立、过独木桥、前滚翻、侧手翻等;③物体控制类游戏:推小车、滚轮胎、扔沙包、放风筝、踢毽子等;④肢体控制类游戏:串珠子、捏橡皮泥、折纸、搭积木等。 2.以发展重要身体素质为目标的游戏。①灵敏:老鹰捉小鸡、抓人游戏、丢手绢等:②平衡:过独木桥、金鸡独立、秋千、蹦床等;③协调:攀爬、攀岩墙、攀爬架和梯子等,学习小动物的爬行,熊爬、猩猩爬、鳄鱼爬等。 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也要保证。《指南》建议每天应保证10~13小時的睡眠时间,不要在睡前观看任何电子屏幕设备。良好的运动、生活习惯有助于避免出现超重及肥胖,也有助于为将来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f61ddca49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5.html